[实用新型]一种铁道机车液压制动夹钳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83586.2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0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万成 |
| 主分类号: | F16D65/18 | 分类号: | F16D65/18;F16D65/847;F16D65/095;F16D55/225;F16D121/04;F16D12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道 机车 液压 制动 夹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道机车液压制动夹钳,包括主支架、刹车片、液压缸、铰接块和交接轴,所述主支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夹钳,所述侧夹钳的内侧安装有刹车片,所述主支架的上方设置有液压缸,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导流孔,所述液压缸的左右两侧上方均安装有第二油管,所述主支架的下方安装有铰接块,所述侧夹钳的内侧中部安装有交接轴,且交接轴与铰接块为轴连接。该铁道机车液压制动夹钳采用了双面制动的方式对车轮进行制动,使得轮胎受力均匀,制动效果更好,同时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易于生产,而且设置了导风块,使得装置在高速移动的过程中,导风块能捕捉气流,从而将气流引向散热孔中,从而增加了刹车片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道机车液压制动夹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道机车液压制动夹钳。
背景技术
铁道机车液压制动夹钳是对机床的车轮进行制动的一种刹车装置,有效的对行驶过程中的机车进行降速,保证机车的行驶安全,然而现有的铁道机车液压制动夹钳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现有的铁道机车液压制动夹钳在制动的过程中大多是单侧进行制动的,导致了装置和车轮受力不均,容易使得车轮变形和液压制动夹钳受力不均而损坏。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铁道机车液压制动夹钳,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道机车液压制动夹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铁道机车液压制动夹钳存在着单侧制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道机车液压制动夹钳,包括主支架、刹车片、液压缸、铰接块和交接轴,所述主支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夹钳,且侧夹钳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筋,并且侧夹钳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侧夹钳的内侧安装有刹车片,且侧夹钳的外侧焊接有导风块,所述主支架的上方设置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中部安装有第一油管,并且液压缸的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导流孔,所述液压缸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末端与侧夹钳为球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左右两侧上方均安装有第二油管,所述主支架的下方安装有铰接块,所述侧夹钳的内侧中部安装有交接轴,且交接轴与铰接块为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均匀分布在刹车片的外侧,且散热孔贯穿侧夹钳。
优选的,所述导风块呈“T”字形结构设计,且导风块设置有2个。
优选的,所述隔板设置有2个,且隔板与隔板之间的中部外侧设置有第一油管,并且隔板的外侧设置有活塞杆。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在液压缸内部构成滑动结构,且活塞杆与第二油管呈一一对应关系,并且活塞杆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交接轴与侧夹钳呈对应关系,且侧夹钳绕交接轴构成转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铁道机车液压制动夹钳采用了双面制动的方式对车轮进行制动,使得轮胎受力均匀,制动效果更好,同时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易于生产,而且设置了导风块,使得装置在高速移动的过程中,导风块能捕捉气流,从而将气流引向散热孔中,从而增加了刹车片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风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缸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支架;2、侧夹钳;3、加强筋;4、散热孔;5、刹车片;6、导风块;7、液压缸;8、第一油管;9、隔板;10、导流孔;11、活塞杆;12、第二油管;13、铰接块;14、交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万成,未经张万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3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验心率传感器的治具
- 下一篇:一种大体标本智能成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