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用消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3199.9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9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健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沈泓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压缩机 消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消音装置,包括盖板和消音主体,盖板的一侧表面四周外沿具有环形挡圈,消音主体的一侧表面具有与环形挡圈相配合的凸台,通过环形挡圈与凸台的配合,盖板扣合在消音主体上,盖板在具有环形挡圈的一侧表面的端部开有第一进出气孔,且盖板在具有环形挡圈的一侧表面开有第一蜗状消音道,第一蜗状消音道的一端与第一进出气孔相贯通,消音主体位于凸台的表面开有第二蜗状消音道,且第二蜗状消音道和第一蜗状消音道结构尺寸相同,消音主体在具有凸台的一侧表面的端部开有第二进出气孔,且第二进出气孔和第一进出气孔的结构尺寸相同为主要特征,本实用新型能够安装在空气压缩机泵头,同时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用的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空压机噪音声级高,传播距离远,污染范围大。空气压缩机的噪声值已成为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降低空压机噪音与噪音治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而现有技术中空气压缩机普遍采用在进气口位置安装进气消音器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且效果不理想,还是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安装在空气压缩机泵头,同时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的空气压缩机用消音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消音装置,包括盖板和消音主体,盖板的一侧表面四周外沿具有环形挡圈,消音主体的一侧表面具有与环形挡圈相配合的凸台,通过环形挡圈与凸台的配合,盖板扣合在消音主体上,盖板在具有环形挡圈的一侧表面的端部开有第一进出气孔,且盖板在具有环形挡圈的一侧表面开有第一蜗状消音道,第一蜗状消音道的一端与第一进出气孔相贯通,消音主体位于凸台的表面开有第二蜗状消音道,且第二蜗状消音道和第一蜗状消音道结构尺寸相同,消音主体在具有凸台的一侧表面的端部开有第二进出气孔,且第二进出气孔和第一进出气孔的结构尺寸相同,第二蜗状消音道的一侧端部与第二进出气孔相贯通,另一侧端部开有贯通孔,当盖板扣合在消音主体上后,第一进出气孔和第二进出气孔相配合,构成进出气道,第一蜗状消音道和第二蜗状消音道构成蜗状消音管,消音主体相对于凸台的另一侧表面具有噪音反射面,噪音反射面包括若干组相对布置的四棱锥形凸起,消音主体在具有噪音反射面的一侧表面的四周外沿具有安装围挡。
所述盖板和消音主体上均开有相对布置的安装孔组。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盖板和消音主体,同时盖板具有第一蜗状消音道和与之相通的第一进出气孔,消音主体具有第二蜗状消音道和与之相通的第二进出气孔,因此当盖板和消音主体扣合时,就形成了进出气道和与之相通的蜗状消音管,当气流到达蜗状消音管后,蜗状消音管可以对气流进行反射、扩散,减少吸气、排气压力扰动,有效降低了空气压缩机中的气流噪声,蜗状消音管通过贯通孔与空气压缩机泵头曲轴箱连通,直接安装在泵头处而不是传统的进气口位置,不但能够简化装置本身,同时消音的效果也更好;
而值得一提的是,消音主体位于第二蜗状消音道的背面还具有噪音反射面,噪音反射面也是通过贯通孔与蜗状消音管相连通的,由于噪音反射面是由多个四棱锥形凸起组成的,这样就可以在声源处将噪音反射并且反射声波又相互干扰,降低了声源处的噪音,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消音效果。
而所述盖板和消音主体上均开有相对布置的安装孔组,通过安装孔组合螺栓的配合,盖板和消音主体可以可靠扣合相接,同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固定安装在空气压缩机泵头处。
而相对于以往技术,放置在进气口的消音器增加了泵头的横宽或纵宽,塑料壳体为不与消音器干涉,宽度与长度会增加不少,增加的无效空间大,浪费。而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泵头,空间占用不影响壳体。
同时,放置在进气口的消音器需要考虑气缸盖的高温,对材质耐温要求更高,也不便于生产,增加企业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健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健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3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