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83027.1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5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谢朝养;陈松森;杜桂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输变电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田小伟 |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熔模装置,包括成型模具,成型模具采用铜合金制成,成型模具设有容料腔,容料腔用于容设外界的焊料,成型模具的熔点高于焊料的熔点及燃点;成型模具设有贯穿成型模具的两个容线孔,两个容线孔均与容料腔连通;外界的两个线缆分别容设于两个容线孔内,两个线缆的导线导通连接;使用时,将两个线缆设置在成型模具上,使得两个线缆的导线的导通连接处位于容料腔内,然后向容料腔内加入焊料,然后点燃容料腔内的焊料,燃烧后的焊料形成焊液,焊液冷却后包覆两个线缆的导线的导通连接处,提升两个线缆的封装连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熔模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是现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在电力设备的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将两个线缆的导线导通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将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包覆住,防止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彼此脱开而分离。现有技术中大都是经由作业人员手动在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包覆一层保护层,然后再将保护层手动固接在两个线缆的外侧,效率极其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模装置,点燃容料腔内的焊料,燃烧后的焊料形成焊液,焊液冷却后包覆两个线缆的导线的导通连接处,实现两个线缆的导线的导通连接处的自动包覆,提升两个线缆的封装连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熔模装置,包括成型模具,成型模具采用铜合金制成,成型模具设有容料腔,容料腔用于容设外界的焊料,成型模具的熔点高于焊料的熔点及燃点;成型模具设有贯穿成型模具的两个容线孔,两个容线孔均与容料腔连通;外界的两个线缆分别容设于两个容线孔内,两个线缆的导线导通连接,两个线缆的导线的导通连接处位于容料腔内。
优选地,所述成型模具设有火花塞,火花塞与外界的电源导通,火花塞用于点燃容料腔内的焊料。
优选地,所述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及与第一模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模板,容料腔、容线孔均位于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板或/和第二模板设有用于容设火花塞的容置孔,容置孔与容料腔的上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熔模装置还包括驱动件,火花塞滑动设置于容置孔内,驱动件用于驱动火花塞进出容料腔。
优选地,所述成型模具设有冷却环孔,冷却环孔围绕容料腔设置,冷却环孔用于输送外界的冷却流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将两个线缆设置在成型模具上,使得两个线缆的导线的导通连接处位于容料腔内,然后向容料腔内加入焊料,然后点燃容料腔内的焊料,燃烧后的焊料形成焊液,焊液冷却后包覆两个线缆的导线的导通连接处,提升两个线缆的封装连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火花塞与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成型模具 2—容料腔 3—容线孔
4—火花塞 5—第一模板 6—第二模板
7—密封圈 8—环形盲槽 9—冷却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输变电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莞市输变电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3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