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灶用进气滤油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82707.1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0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金伟娅;董豪炳;周水清;周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灶用进气滤油 系统 | ||
一种集成灶用进气滤油系统,包括设置在烹饪主平台的余热模块及位于集成灶进气通道的滤油模块;所述余热模块中,燃气灶位于集成灶烹饪平台处,燃气灶出口与传热管一端相连,传热管的一端与换热管相连,换热管位于进风板内部,即通过换热管支架固定于进风板内壁面处,所述换热管底端固定于进风板底端;所述滤油模块中,前置滤网为一弧形长板,弧形长板上设有若干矩形油孔且位于燃气灶后方,前置滤网的底端与燃气灶相连,前置滤网的顶端与上置滤网相连;所述上置滤网为一矩形长板,其上开有若干矩形油孔,其与水平面夹角为β。本实用新型可解决集成灶烟气逃逸现象明显,油网易堵塞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灶用进气滤油系统。
背景技术
集成灶作为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而集成灶油脂分离度以及进风效率是选择集成灶的重要指标。
目前传统集成灶工作时一般通过单一的油网过滤油脂,这种过滤油烟的方式其效率低,且集成灶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油烟气的逃逸现象,且长久使用容易造成油网油脂堆积,使油烟机进风量减小;常规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通常通过改变油烟气进口位置,并增加油网清洗频率,然而此类措施虽有一定效果,但操作麻烦,且需要大量的人力清洗。
而集成灶燃气模块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若不加应用,会增大能量的浪费,因此常规设置并不能满足人们对集成灶工作的更高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集成灶烟气逃逸现象明显,油网易堵塞的缺点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灶用进气滤油系统,基于传热学知识以及空气动力学原理,降低集成灶烟气逃逸现象及油网易堵塞的缺点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成灶用进气滤油系统,包括设置在烹饪主平台的余热模块及位于集成灶进气通道的滤油模块;
所述余热模块包括燃气灶、传热管、换热管和换热管支架,所述燃气灶位于集成灶烹饪平台处,所述燃气灶出口与传热管一端相连,所述传热管的一端与换热管相连,所述换热管位于进风板内部,即通过换热管支架固定于进风板内壁面处,所述换热管底端固定于进风板底端;
所述滤油模块包括前置滤网、上置滤网和进风板;所述前置滤网为一弧形长板,弧形长板上设有若干矩形油孔且位于燃气灶后方,所述前置滤网的底端与燃气灶相连,所述前置滤网的顶端与上置滤网相连;所述上置滤网为一矩形长板,其上开有若干矩形油孔,其与水平面夹角为β。
进一步,所述传热管为一圆形圆管,其半径为R1,管内具体流动传热介质。
再进一步,所述换热管以俯视图方向观测其为连续“s”型,以横截面方向观测,其具体为圆形管道,其半径为R2。
更进一步,所述换热管支架几何形状呈“凸”字型,支架上端为一“口”字端,其内壁面与换热管外壁面相切,所述换热管底端通过螺钉固定于进风板底端。
优选的,所述传热管半径R1为70-80mm,所述换热管半径R2与传热管半径R1相同,所述换热管支架“口”字型上端其四边边长为2R1,其与圆管外壁面相切;所述上置滤网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25-4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多面进风,提升集成灶进口处的进风量(2)将集成灶燃气模块的余热进行利用,节约了能源,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3)通过余热对油网孔进行加热,使油滴不易在网孔杜塞,并可以使以堵塞油孔的油脂融化,减小清洗次数,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示意图。
图2是滤油模块示意图。
图3是油网示意图。
图4是换热管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27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分屏机
- 下一篇:轻量化汽车前面板注塑用导流槽成型加强筋一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