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BR膜生物芬顿催化氧化协同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8851.8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5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许昌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禹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11665 | 代理人: | 高晓丽 |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br 生物 催化 氧化 协同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MBR膜生物芬顿催化氧化协同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处理槽和第二处理槽,第一处理槽内有芬顿反应催化剂填料,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升降结构与第一处理槽固定连接,第一处理槽一侧设有加药管,第二处理槽内均布有多个MBR膜组,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升降机构与第二处理槽固定连接,多个MBR膜组上侧设有出水管,出水管通过多个支管分别与多个MBR膜组固定连接,多个MBR膜组下侧设有曝气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MBR膜生物处理和芬顿催化氧化协同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得污水处理效果增加,而且整体方便对于膜生物反应器和芬顿反应的催化剂进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BR膜生物芬顿催化氧化协同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MBR污水处理是现代污水处理的一种常用方式,其采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它可以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直接使用的稳定中水。芬顿反应过程是,过氧化氢(H2O2)与二价铁离子Fe2+的混合溶液将很多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如羧酸、醇、酯类氧化为无机态。反应具有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能力,在印染废水、含油废水、含酚废水、焦化废水、含硝基苯废水、二苯胺废水等废水处理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目前单一的对污水的处理手段,效率不能满足一些需求,需要提出一种协同处理的系统,增加污水处理的效果,但是污水处理效率增加后,对于处理装置的维护也增加频率。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MBR膜生物芬顿催化氧化协同污水处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MBR膜生物芬顿催化氧化协同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MBR膜生物芬顿催化氧化协同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处理槽和第二处理槽,所述第一处理槽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入水管,所述第一处理槽和第二处理槽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处理槽内竖直设有多个填充芬顿反应催化剂的筛网笼,多个所述筛网笼均与上侧的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升降结构与第一处理槽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筛网笼一侧竖直设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与第一处理槽侧壁固定连接,且加药管上端延伸至第一处理槽外,所述第二处理槽内竖直均布有多个MBR膜生物反应器,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上侧水平设有第二固定板,多个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均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升降机构与第二处理槽固定连接,多个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上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多个支管分别与多个MBR膜生物反应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 MBR膜生物反应器下侧设有鼓泡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处理槽上侧的倒 U型架,所述倒U型架上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电葫芦,两个所述电葫芦的悬挂端向下贯穿倒U型架并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结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PH调节箱,所述PH调节箱上端面固定设有添加口。
优选地,所述鼓泡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筛网笼下侧的鼓风管,所述鼓风管上固定设有多个出气口,多个所述出气口与多个MBR膜生物反应器间隔位置对应,所述鼓风管一端贯穿第二处理槽延伸至外部,所述鼓风管上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固定设置在第二处理槽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呈倒L型,所述出水管竖直段上设有一端波纹软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处理槽内底部水平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贯穿第二处理槽延伸至外部,所述排污管上固定连接有排污泵。
优选的,所述筛网笼上设有可以打开的笼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禹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禹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8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