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分流器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8807.7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2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越飞;高阳;陈振明;肖庆;江世恒;马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卢浩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器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式分流器,包括有一体化壳体和旋流芯体,所述旋流芯体固定于所述一体化壳体内,所述一体化壳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多个出气口,所述旋流芯体的下端面与所述一体化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旋流腔,该管式分流器,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空调制冷剂气液混合物混合的均匀性、分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高换热器效率、减少空调性能波动,同时还使分流器壳体一体成型,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式分流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空调分流器结构由分流座和端盖组成,由膨胀阀节流后流出的气液两相制冷剂通过分流器分配到各路盘管中。在空调设备中,广泛采用一种由多个换热单元组成的换热器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换热器的热交换能力,其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将冷媒的气液两相混合物均匀地分配到个换热单元;但是现有的分流器忽略了在加工过程中的装配复杂性,并且还需要进行焊接处理,生产成本较高,混合效果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管式分流器,该管式分流器,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空调制冷剂气液混合物混合的均匀性、分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高换热器效率、减少空调性能波动,同时还使分流器壳体一体成型,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式分流器,包括有一体化壳体和旋流芯体,所述旋流芯体固定于所述一体化壳体内,所述一体化壳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多个出气口,所述旋流芯体的下端面与所述一体化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旋流腔。
进一步的,述一体化壳体的外周壁上向内凹陷形成一个用于固定所述旋流芯体位置的定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为定位凸槽,所述定位凸槽设置有两条,两条所述定位凸槽平行设置于所述旋流芯体的上下两端且与所述旋流芯体的上下端面相互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芯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旋流通道,所述旋流通道的进气流体通道与所述旋流芯体轴线之间的角度为θ,其中,20°≤θ≤60°。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通道沿所述旋流芯体的圆周径向均匀分布,所述旋流通道设置的个数为N,其中,N=3~16。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通道的截面面积为A,所述进气口的直径为D1,所述旋流芯体上总的旋流通道的流通面积S=N*A,所述旋流通道总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进气口面积的1/4,其中,S≥πD12/16。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腔的高度为L,所述旋流腔的直径为D,其中,0.5D<L<2D。
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化壳体上端的进口部呈喇叭状设置,所述一体化壳体上端进口部的夹角α,其中,45°≤α≤110°;
所述一体化壳体上还设置有进管限位凸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为定位凸槽,所述定位槽设置有一条,所述定位凸槽设置于所述旋流芯体的下端且与所述旋流芯体的下端面相互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为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旋流芯体的上下两端且与所述旋流芯体的上下端面相互抵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有上述的管式分流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管式分流器的壳体采用一体化壳体设置,使得分流器壳体的加工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同时还能使得旋流芯体在装配的过程当中更加方便快捷,并且配合旋流芯体和一体化壳体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空调制冷剂气液混合物混合的均匀性、分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高换热器效率、减少空调性能波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8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油漆复合层木饰面
- 下一篇:透明屏展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