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伸缩式沉降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8556.2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3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崔卫亚;秦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赵继福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伸缩 沉降 观测 装置 | ||
1.一种新型伸缩式沉降观测装置,包括位于混凝土面层的预埋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预埋件连接且位于装饰面层的支撑机构、与支撑机构连接的滑道、位于滑道内且可滑动的测试机构,所述滑道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滑道的顶部和底部设有若干凹槽和位于凹槽内的滚珠,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预埋件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底部的第二支撑板和位于第一支撑板顶部的第三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均处于水平面上,第一支撑板处于竖直面上,滑道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道的右端与第一支撑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伸缩式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包括与第二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板体、位于第一板体上方的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上表面和第二板体下表面连接的第三板体、与第一板体上表面和第二板体下表面连接的第四板体,第三板体位于第四板体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伸缩式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前后方向的宽度为50~60mm,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20~30mm,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之间的距离为30~40mm,凹槽位于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和第二板体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伸缩式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位于凹槽内的表面积为滚珠表面积的0.6~0.75倍,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的距离为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伸缩式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100~110mm,第一支撑板前后方的宽度为50~60mm,第二支撑板前后方向的宽度与第一支撑板前后方向的宽度相等,第三支撑板前后方向的宽度与第一支撑板前后方向的宽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伸缩式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滑座、与滑座左端固定连接的杆体、与杆体左端固定连接的测试头,所述滑座采用铸铁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伸缩式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的高度为15~20cm,所述滑座左右方向的长度为30~35mm,滑座前后方向的宽度为25~30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伸缩式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滑道左端内表面且用于固定滑座的第一磁铁、位于滑道右端且用于固定滑座的第二磁铁,第二磁铁的四周侧面与滑道的内表面固定,第二磁铁的右表面与预埋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伸缩式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呈环形,第一磁铁的四周侧面与滑道左端的内表面固定,第一磁铁的中心部位设有使测试头和杆体通过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伸缩式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包括位于混凝土面层的预埋筋、与预埋筋连接且位于混凝土面层外壁的预埋板,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面与预埋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85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电子设备线缆外皮剥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开关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