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分料小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8356.7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3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孝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都华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9/32 | 分类号: | B65G69/32;A23F3/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 地址: | 443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分料小车,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及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末端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可以正向或反向转动,第二传送带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可以在导轨上来回运动的轨道车,所述轨道车上设置有可以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三传送带,导轨的正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分料口,通过设置可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二传送带,及在导轨上来回运动的第三传送带将茶叶分别运送到导轨下方的对应的分料口内,实现根据茶叶加工设备对进料的需求而自动进行茶叶投料,减少了人工添加茶叶的环节,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生产效益,实现全自动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茶叶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分料小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茶业加工产量,往往在制茶工艺中增加多台茶叶揉捻机及多台复干机同时进行加工生产,在对揉捻机和复干机添加茶叶时,人工将茶叶分别加入到对应的揉捻机和复干机内,然后进行加工,由于设备数量较多,增加的工人数相应提升,增加了人工成本,并且工人对相应的设备添加茶叶效率较低,大大限制了工业化的生产,降低了制茶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全自动分料小车,通过设置可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二传送带,及在第二传送带下方设置可在导轨上车回运动的轨道车,轨道车上设置可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三传送带,通过第二传送带正向或反向转动将第一传送带上落下的茶叶输送到第三传送带上,通过在导轨上来回运动的第三传送带将茶叶分别运送到导轨下方的对应的分料口内,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分料小车,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及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及第三传送带均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以及套设在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上的皮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末端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可以正向或反向转动,第二传送带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可以在导轨上来回运动的轨道车,所述轨道车上设置有可以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三传送带,导轨的正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分料口。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可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二传送带,及在第二传送带下方设置可在导轨上车回运动的轨道车,轨道车上设置可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三传送带,通过第二传送带正向或反向转动将第一传送带上落下的茶叶输送到第三传送带上,通过在导轨上来回运动的轨道车将茶叶分别运送到导轨下方的对应的分料口内,实现根据茶叶加工设备对进料的需求分别对分料口进行茶叶投料,减少了人工添加茶叶的环节,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生产效益,实现全自动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调速电机与滚轮配合示意图。
图中:第一传送带1、主动滚筒11、从动滚筒12、皮带13、第二传送带2、第一调速电机21、第一护板22、第三传送带3、第三调速电机31、第二护板32、导轨4、轨道车5、车架51、滚轮52、连接轴53、齿轮盘54、第二调速电机55、分料口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都华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都华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83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联网+环境教育课程平台
- 下一篇:一种核电厂仪控设备抗震试验的工装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