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8344.4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5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涛;李峰;田赛;李亚平;解鹏;张志军;郭庆瑞;郭学让;杨慧婷;王斌;何玲;邹振婉;舒斐;李明轩;滕扬新;张强;叶波;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转动 光缆 余缆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接线技术领域,是一种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包括连接杆、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连接杆左右间隔安装有能够盘绕不同类型光缆余缆的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左余缆盘包括左连接板、左套筒和左限位板,连接杆呈圆柱形。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制作简单,通过设置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能够将不同类型和不同光缆余量的光缆(如OPGW光缆与ADSS光缆)分别盘绕在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上,便于后期的运维管理,通过设置连接杆,能够根据光缆在进接头盒后的余量,转动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使进接头盒时的光缆余量适中,避免光缆缠绕在一起的凌乱现象,增强设备的美观性,能够提高调控一体化安全运行水平和电网安全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光缆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中光缆引下接头盒所用余缆盘主要存在以下缺点:OPGW光缆与ADSS光缆一起捆绑绕盘,如果接地不良好雷击容易引起ADSS光缆过热点燃,从而造成电力系统的额外损失;两种类型的光缆捆绑在一起,容易相互缠绕造成盘缆凌乱,且无法明确分辨两种光缆余量多少,不利于后期运维处理;余缆架固定光缆位置,向内侧打弯,不利于施工或运维人员后期盘光缆;悬架固定后,出线口和进线口位置固定,但在有时候由于接头盒位置原因会存在不可避免的光缆扭曲、过度弯折,或进接头盒时光缆余量过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光缆余缆盘盘绕光缆凌乱、进接头盒时的光缆余量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双层可转动调角光缆余缆盘,包括连接杆、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连接杆左右间隔安装有能够盘绕不同类型光缆余缆的左余缆盘和右余缆盘,左余缆盘包括左连接板、左套筒和左限位板,连接杆呈圆柱形,连接杆左部外侧套装有左套筒,对应左套筒左右两侧位置的连接杆左部均固定安装有左限位板,左套筒中部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三个左连接板,位于最上方位置的左连接板为左主连接板,左主连接板上部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左凹槽,位于其它位置的左连接板均与左主连接板结构相同且沿圆周分布;右余缆盘包括右连接板、右套筒和右限位板,对应左套筒右方位置的连接杆右部外侧套装有右套筒,对应右套筒左右两侧位置的连接杆右部均固定安装有右限位板,右套筒中部外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三个右连接板,位于最上方位置的右连接板为右主连接板,右主连接板上部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右凹槽,位于其它位置的右连接板均与右主连接板结构相同且沿圆周分布。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左余缆盘还可包括左固定块,每个左连接板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左固定块,位于最上方位置的左固定块为左主固定块,左主固定块上部设有呈矩形的左凹槽,左主固定块中部下侧与左主连接板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其他位置的左连接板上均固定安装有与左主固定块结构相同且呈圆周分布的左固定块;右余缆盘还包括右固定块,每个右连接板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右固定块,位于最上方位置的右固定块为右主固定块,右主固定块上部设有呈矩形的右凹槽,右主固定块中部下侧与右主连接板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其他位置的右连接板上均固定安装有与右主固定块结构相同且呈圆周分布的右固定块。
上述还可包括左橡胶垫和右橡胶垫,每个左凹槽内均固定安装有左橡胶垫,每个右凹槽内均固定安装有右橡胶垫。
上述每个左连接板中部均可设有左右贯通的左限位孔,对应每个左限位孔位置的右连接板上均设有左右贯通的右限位孔。
上述位于连接杆左部最上方位置的左凹槽下端中心线至连接杆中心轴线的距离可为第一距离,位于连接杆右部最上方位置的右凹槽下端中心线至连接杆中心轴线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8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风机油品外储存结构电机
- 下一篇:一种无内胎钢圈轮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