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重工件运吊船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8265.3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1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权;欧阳义平;杨启;谭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1/12;B63B27/12;B63H21/17;B66C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工件 运吊船 | ||
一种大型重工件运吊船,包括:双体船、滑行轨道和起重机构,其中:滑行轨道设置于甲板的两侧船长方向,起重机构通过滑块设置于滑行轨道上以实现自行吊运大型港工结构件;所述的起重机构包括:至少一套行走门吊、驱动装置和制动锁紧装置,其中:行走门吊设置于滑行轨道上,驱动装置设置于行走门吊的下方,制动锁紧装置设置于行走门吊上;所述的船的尾部设有全回转推进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双体船型,具有优良的快速性和耐波性,横向稳定性优良;配备推进系统,无需其他辅助船舶配合,能够自行运输吊运大型港工结构件;施工作业系统易于建造和操作,建造成本低且作业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船舶工程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大型重工件运吊船。
背景技术
大型港工结构物的安装是工作量巨大的工程,通常采用大型运输驳船将结构物运输到施工地点后,由大型全回转起重机起吊安装,过程中还需要拖轮或其他船舶辅助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大型重工件运吊船,能够自行吊运大型港工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双体船、滑行轨道和起重机构,其中:滑行轨道设置于甲板的两侧船长方向,起重机构通过滑块设置于滑行轨道上以实现自行吊运大型港工结构件。
所述的起重机构包括:至少一套行走门吊、驱动装置和制动锁紧装置,其中:行走门吊设置于滑行轨道上,驱动装置设置于行走门吊的下方,制动锁紧装置设置于行走门吊上。
所述的行走门吊包括:吊具、垂向支撑架和水平横梁,其中:垂向支撑架和水平横梁组成倒U字形桁架主体,吊具位于水平横梁上。
所述的水平横梁上设有与吊具配合的行走车以调整起吊位置。
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由液压泵站统一协调的油缸,其中:油缸的一端与垂向支撑架的底端相连,另一端通过插销与滑行轨道相连。
所述的制动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座和插销,其中:插销分别连接固定座和限位板。
所述的双体船的一个船体的船首的滑行轨道的外侧设有用于起居和操纵作业的甲板室。
所述的滑行轨道上设有限位装置以固定行走门吊在船舶调遣时的位置。
所述的船的尾部设有全回转推进系统。
所述的垂向支撑架设有吊梁以适用于起吊长形的结构件。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其他辅助船舶配合,能够自行运输吊运大型港工结构件;起吊能力强,起吊范围覆盖全船;施工作业系统易于建造和操作,建造成本低且作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吊运沉管隧道的示意图;
图中:自航船体1、连接桥2、滑行轨道3、支撑底座4、垂向支撑架5、水平横梁6、滑块7、吊具8、推进器9、甲板室10、油缸11、吊梁12、起重机构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两个自航船体1、滑行轨道3、动力机构和起重机构13,其中:两个自航船体1通过连接桥2强结构连接,滑行轨道3设置于船的甲板的两侧船长方向,动力机构位于船体上,起重机构13通过滑块7设置于滑行轨道3上以实现自行吊运大型港工结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8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垃圾快速粉碎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铺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