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注塑机分离式热流道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8010.7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7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骆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立注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薛芳芳 |
| 地址: | 2151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注塑 分离 热流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注塑机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注塑机分离式热流道模块,所述射出机构上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底部固定连接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设置有热流道模块,所述热流道模块侧壁设有进料座,且所述热流道模块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进料座上嵌设有两个进料嘴,所述热流道模块内腔开设有溶胶流道,所述溶胶流道一端与进料嘴连接,且所述溶胶流道另一端与咀芯连接,所述咀芯的端部连接有注胶嘴,所述溶胶流道的出胶端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底部设有螺旋导胶板,本实用新型中的热流道模块与模具本体分离设计,从而可更方便的对汽车灯泡进行注塑,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注塑机分离式热流道模块。
背景技术
为响应国家“2025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注塑机行业的发展,在不断寻求推陈出新,在不断拓展智能思维;同时,在追求创新理念的过程中,贴合“工业4.0”的工业自动化的需求;在传统的人工干预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突发性事故,因而对注塑设备提高安全性的意识苛求更为急切,也由此通过机器自动化取代人工干预生产,达到生产效率和安全双重保障,目前市场上很多一体式的模具注塑设备,有很多分模不到位的弊端,而其中对于模具灵活装拆的问题也深有体现,传统的卧式注塑设备,难以做成分离式的注塑及开模结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注塑机分离式热流道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注塑机分离式热流道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注塑机分离式热流道模块,包括射出机构,所述射出机构上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底部固定连接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设置有热流道模块,所述热流道模块侧壁设有进料座,且所述热流道模块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进料座上嵌设有两个进料嘴,所述热流道模块内腔开设有溶胶流道,所述溶胶流道一端与进料嘴连接,且所述溶胶流道另一端与咀芯连接,所述咀芯的端部连接有注胶嘴,所述溶胶流道的出胶端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底部设有螺旋导胶板。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板上开设有若干导胶孔,且所述分流板与溶胶流道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导胶板端部呈尖嘴状结构,且所述螺旋导胶板外壁沿顺时针方向开设有导胶槽,所述螺旋导胶板底部延伸至咀芯内腔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热流道模块内腔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分布于溶胶流道外部,且所述加热装置为电阻丝加热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热流道模块与模具本体分离设计,从而可更方便的对汽车灯泡进行注塑,且具有出胶更加高效和顺利的功能,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模具本体连接稳定,便于工作和拆卸,增强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流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射出机构;2、导向杆;3、活动板;4、热流道模块;5、密封盖; 6、进料座;7、进料嘴;8、溶胶流道;9、咀芯;10、注胶嘴;11、螺旋导胶板;12、分流板;13、加热装置。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立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立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8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注塑机高压吹气管安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瓶口铝封膜压制检测生产流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