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波动高带外抑制的低通滤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7707.2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9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琛;李平;项玮;曹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3H7/52 | 分类号: | H03H7/5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苗娟 |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动 高带外 抑制 滤波器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波动高带外抑制的低通滤波器,可解决在提高带外抑制的同时降低通带波动的技术问题。包括依次连接的衰减网络、13阶低通滤波器网络和全通滤波器网络;所述13阶低通滤波器采用谐振吸收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全通滤波器网络起到波动补偿和群时延补偿作用,具体电容、电感、电阻参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小波动高带外抑制的低通滤波器,该功分器具有通带波动小、带外抑制高,群时延小的优点。具体的说具有高带外抑制,能够有效抵抗信号干扰,通带波动小,能够提高接收机增益稳定性。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滤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波动高带外抑制的低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信号传输距离越来越远,信号干扰增强,对滤波器的带外抑制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公知的滤波器是通过对巴特沃斯、切比雪夫、椭圆等数学模型的工程变换得来,提高带外抑制需要增加电路阶数,会使滤波器体积增大,工艺制作难度和成本增加,并且会使通带波动增大,使接收机增益稳定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波动高带外抑制的低通滤波器,可解决在提高带外抑制的同时降低通带波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波动高带外抑制的低通滤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衰减网络、13阶低通滤波器网络和全通滤波器网络;
进一步的,所述13阶低通滤波器采用谐振吸收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衰减网络包括电容C1、电感L1和电阻R1;
所述电容C1和电感L1的一端接地,电容C1和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构成衰减网络的输出端与13阶低通滤波器网络的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13阶低通滤波器网络包括相依次串联的电感L2、L3、L4、L5、L6、L7;
其中,电感L3、L6的两端分别并联有电容C4、C8;
所述电感L2、L3、L4、L5、L6、L7的一端还分别与电容C2、C3、C5、C6、C7、C9的一端相连接,电感L7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2、C3、C5、C6、C7、C9、C10的另一端均与地相连接,所述电感L2的一端作为13阶低通滤波器网络的输入端与衰减网络相连接,所述电感L7的另一端作为13阶低通滤波器网络的输出端与全通滤波器网络的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全通滤波器网络包括相串联的电容C11、C12;
所述电容C11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12的一端还与电感L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9的另一端与电容C1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与地相连接;
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电感L8相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与电感L8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8的一端作为全通滤波器网络的输入端与13阶低通滤波器网络相连接,所述电感L8的另一端作为全通滤波器网络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13阶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为1210MHz。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小波动高带外抑制的低通滤波器根据接收机的工作频率的干扰信号频率,本实用新型的低通滤波器,通过频率在DC~1210MHz,1420MHz~5000MHz范围内被大幅滤除,可避免带外信号干扰,保证信号接收,所述13阶低通滤波器网络的截止频率为1210MHz,所述衰减网络起到波动补偿作用,所述全通滤波器网络起到波动补偿和群时延补偿作用,具体电容、电感、电阻参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7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