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淤泥地质层基坑及其复合封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7197.9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8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军;裘高松;任海松;马腾飞;刘强;杨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3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徐金杰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地质 基坑 及其 复合 封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淤泥地质层基坑及其复合封底结构,所述复合封底结构包括:支撑层,用于作为底部支撑,包括垂直插入于基坑底部且均匀布置的若干钢管桩;阻隔层,用于阻隔软流塑淤泥,包括砂袋及碎石,所述砂袋均匀铺设于所述支撑层上,所述碎石填充并覆盖于所述砂袋上,使其表面平整;加强层,包括钢筋网,铺设于所述阻隔层上;封底层,包括浇筑于所述加强层上的混凝土。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管桩+砂袋组合地基加固和钢筋网片混凝土复合封底,解决了封底困难,混凝土易下沉,不易形成整体混凝土板块,且混凝土表层有厚层软流塑淤泥等施工难题,基坑安全顺利开挖,一次封底,成本低,且防水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封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淤泥地址基坑及其复合封底结构。
背景技术
平原水网地带桥梁跨越河流湖泊深水河道承台施工时,水中桩基完成后,需要开挖基坑,以进行承台施工。在普通的地质条件下,采用普通的钢板桩围堰进行基坑支护即可,但在水下软弱深厚的淤泥地层中,若采用单一混凝土,封底困难,混凝土易下沉,不易形成整体混凝土板块,且混凝土表层有厚层软流塑淤泥,当遇到流塑~软塑淤泥地层时,普通的钢板桩基坑支护体系形同悬于流塑状淤泥层中,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内外土压力难于达到平衡,致使基坑底口内缩,坑底隆起,甚至引发突涌事故。
基于上述,有必要对现有的淤泥地质基坑的封底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淤泥地质层基坑复合封底结构,该结构易封底、形成整体混凝土板块,且混凝土表层不会有软流塑淤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淤泥地质层基坑,该基坑采用上述复合封底结构作为封底。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淤泥地质层基坑复合封底结构,该复合封底结构包括:
支撑层,用于作为底部支撑,包括垂直插入于基坑底部且均匀布置的若干钢管桩;
阻隔层,用于阻隔软流塑淤泥,包括砂袋及碎石,所述砂袋均匀铺设于所述支撑层上,所述碎石填充并覆盖于所述砂袋上,使其表面平整;
加强层,包括钢筋网,铺设于所述阻隔层上;
封底层,包括浇筑于所述加强层上的混凝土。
作为优选,所述钢管桩的规格为Φ300mm×8mm,布置间距为1m×1m。
作为优选,所述碎石层厚度不小于10cm。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网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钢筋网片。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网片的规格为20cm×20cm,其中,钢筋采用直径Φ12mm的螺纹钢筋,相邻钢筋网片之间相互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采用C20封底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淤泥地质层基坑,该基坑包括封底及围设于其周边的围护结构,所述封底采用上述的复合封底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围护结构包括均布于所述封底周边的钢板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钢管桩+砂袋组合地基加固和钢筋网片混凝土复合封底,解决了封底困难,混凝土易下沉,不易形成整体混凝土板块,且混凝土表层有厚层软流塑淤泥等施工难题,基坑安全顺利开挖,一次封底,成本低,且防水性能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复合封底结构的剖面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71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球磨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偏航刹车钳更换刹车片的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