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6101.7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潘龙;张瑞斌;潘卓兮;何文江;谭晓莲;祖白玉;陈凡;李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E03F5/04;E03F5/06;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严巧巧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水生 态树池 | ||
1.一种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区和种植区;所述储水区包括蓄水池、进水口、盖板和溢流口,所述种植区自市政道路路面向下设置为多层结构,依次为覆盖层、营养土层、砂滤层和供水层;
所述蓄水池环绕设置在种植区侧壁外围周圈,蓄水池上端高于市政道路路面,蓄水池底端高于种植区底端,并且蓄水池靠近种植区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连通于种植区供水层的补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蓄水池靠近市政道路的一侧,位于蓄水池上端高出市政道路路面的部分上;所述盖板设置在蓄水池上端端部,用于封堵蓄水池上端开口;所述溢流口设置在蓄水池外壁上,溢流口在蓄水池上的设置高度不超过进水口的下端面,溢流口用于连通蓄水池和市政水管;
所述种植区中覆盖层的上端低于蓄水池的上端面,砂滤层的底端高于补水口上端面;所述营养土层底部设置有若干输水结构,输水结构自营养土层延伸至供水层水面之下;所述供水层内设置有自锁结构,自锁结构用于开启补水孔向供水层补水或封堵补水孔停止向供水层补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结构包括固定铰支座、连接杆、第一空心浮球和第二空心浮球;
所述固定铰支座设置在供水层底部,连接杆套装于固定铰支座上,且连接杆具有绕其与固定铰支座连接处转动的自由度;
所述连接杆包括一端连接于第一空心浮球的第一杆体和一端连接于第二空心浮球的第二杆体,第一杆体远离第一空心浮球的端部与第二杆体远离第二空心浮球的端部铰接,并且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铰接处连接于固定铰支座;
所述第一杆体的长度大于第二杆体的长度,第一杆体的长度至少使得当供水层水面上升且部分没过第二空心浮球使得连接杆转动时,第一空心浮球抵接于补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口位于供水层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内埋设有连通于进水口的布水管,布水管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排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还设置有溢流管,溢流管一端埋入覆盖层并连通于蓄水池,另一端伸出覆盖层并设置为倒U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心浮球的直径为第一空心浮球直径的15-20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结构为海绵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有截污挂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的材料为陶粒,陶粒的粒径为10mm-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层和供水层之间设置有透水土工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61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