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料车用气瓶保护壳及燃料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5672.9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1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曙光;史若男;卢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5/07 | 分类号: | B60K15/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 地址: | 07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车用气瓶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车用气瓶保护壳及燃料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气瓶裸露安全风险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车用气瓶保护壳,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端和右端为开口结构;中间盖,所述中间盖上端和左右两端为开口结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端和左端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固定在所述中间盖的两端且内部连通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气瓶;所述容纳腔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漏水孔。能够有效保护气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车用气瓶保护壳及燃料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两用燃料汽车是利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天然气和汽油做能源驱动的汽车,市场上改装是轻客类两用燃料汽车的气瓶未安装专门的防护装置,气瓶及瓶阀均裸露在汽车外部,在汽车行驶或倒车过程中存在剐蹭气瓶的风险,导致气瓶受损甚至发生爆炸,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气瓶内天然气泄漏时,如司机不能及时获悉并对车辆采取必要措施极易造成汽车过热甚至爆炸等安全事故,严重威胁车内人员安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车用气瓶保护壳及燃料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气瓶裸露安全风险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车用气瓶保护壳,包括:
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端和右端为开口结构;
中间盖,所述中间盖上端和左右两端为开口结构;
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端和左端为开口结构;
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固定在所述中间盖的两端且内部连通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气瓶;
所述容纳腔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漏水孔。
可选的,所述漏水孔不止一个,所述漏水孔在左右方向上排列。
可选的,所述中间盖前端和后端均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上设有若干安装孔。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为条形孔,所述安装孔的长边在左右方向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气瓶的尾部配合,所述第二端盖和气瓶的头部配合,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天然气泄漏报警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天然气泄漏报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端盖的内侧。
可选的,所述中间盖内侧设有避让槽,在所述中间盖的左右方向上所述避让槽至少有一个,所述避让槽沿从上至下设置。
可选的,所述中间盖的外侧设有铭牌观察口,所述铭牌观察口和所述气瓶的铭牌位置对应。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盖、中间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为钢制材质或者塑料材质制成。
一种燃料车,包括所述的燃料车用气瓶保护壳;
还包括气瓶和底盘,所述气瓶箍在所述底盘上,所述中间盖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燃料车用气瓶保护壳及燃料车,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端盖、中间盖和第二端盖的配合,能够有效的保护气瓶,避免气瓶被刮蹭,减少了安全风险,且通过在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漏水孔,使得汽车流出的水或者气瓶本身冷凝形成的水能够从容纳腔底部的漏水孔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燃料车用气瓶保护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燃料车用气瓶保护壳的俯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第一端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5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自动调节杯底摩擦力的水杯
- 下一篇:一种智能汽车脚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