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体工学设计的钓鱼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4808.4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7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龙王恨渔具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A01K87/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汤蔚莉 | 
| 地址: | 432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体 工学 设计 钓鱼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体工学设计的钓鱼竿,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护帽,所述杆体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杆体的顶端且位于护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杆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尾堵,所述把手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把手采用硅胶制成,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竿技术领域。该基于人体工学设计的钓鱼竿,该把手结合硅胶本身的特质,区别于以往钓竿手把的平面设计,其表面的弧度和凹凸点位设计更好的迎合了人手握后的生理结构,使原来悬空的位置握感更加充盈,便于操控,使整个钓鱼过程灵活、高效和省力,为后续杆体的正常使用创造了良好条件,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该钓鱼竿的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体工学设计的钓鱼竿。
背景技术
垂钓是垂竿钓鱼的简称,俗称“钓鱼”,是指使用钓竿、鱼钩、渔线等钓具,从江河湖海及水库中把鱼提出来的一项活动,现代垂钓有淡水钓和海钓两大类,前者有沉底钓、流水钓、中层钓等技法;后者分岸钓和船钓两种方式。
钓鱼竿是钓鱼人最基本的钓鱼装备之一,也是比较容易损坏的产品,毕竟一支较普通的渔竿价格也在百元左右,普通钓友对渔竿的更新换代频率不是很快。
钓鱼爱好者都会使用到钓鱼杆,长时间的垂钓过后,把手处紧握势必会造成手部酸痛,同时把手的表面无凹槽,容易产生滑动,手部出汗也影响使用者垂钓,不利于钓鱼竿的长时间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工学设计的钓鱼竿,解决了钓鱼竿把手的表面无凹槽,容易产生滑动,手部出汗也影响使用者垂钓,不利于钓鱼竿长时间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人体工学设计的钓鱼竿,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护帽,所述杆体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杆体的顶端且位于护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杆。
优选的,所述杆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尾堵。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把手采用硅胶制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工学设计的钓鱼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人体工学设计的钓鱼竿,通过杆体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把手采用硅胶制成,该把手结合硅胶本身的特质,区别于以往钓竿手把的平面设计,其表面的弧度和凹凸点位设计更好的迎合了人手握后的生理结构,使原来悬空的位置握感更加充盈,便于操控,使整个钓鱼过程灵活、高效和省力。
(2)、该基于人体工学设计的钓鱼竿,通过杆体的顶端且位于护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杆,杆体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护帽,护帽可实现对杆体内部的调节杆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防止对调节杆造成损坏,给后续的正常使用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杆体、2-凹槽、3-把手、4-护帽、5-尾堵、6-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龙王恨渔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龙王恨渔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4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杆式转轮分拣机
- 下一篇:一种硅片用包装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