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化工集料装置的负压回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4738.2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0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沈亮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东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53/24 | 分类号: | B65G53/24;B65G5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化工 集料 装置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化工集料装置的负压回收系统,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承载架、集料斗、上料口、下料管、第一负压组件、第二负压组件和回收箱,所述承载架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集料斗焊接在承载架上,所述上料口设置在集料斗的顶部,所述下料管设置在集料斗的底部,所述回收箱设置在承载架的旁侧,所述第一负压组件设置在上料口的上方,并且第一负压组件的一端与回收箱相连通,所述第二负压组件设置在下料管的上方,并且第二负压组件的一端与回收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化工集料装置在对粉末状的物料进行上下料时,会有一定量的物料混入车间空气中,影响车间的空气质量,同时造成物料的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型化工集料装置的负压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业术语,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以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
在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集中收集,方便后续对物料进行加工,现有的化工集料装置在对粉末状的物料进行上下料时,会有一定量的物料混入车间空气中,影响车间的空气质量,同时造成物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化工集料装置的负压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化工集料装置的负压回收系统,包括承载架、集料斗、上料口、下料管、第一负压组件、第二负压组件和回收箱,所述承载架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集料斗焊接在所述承载架上,所述上料口设置在所述集料斗的顶部,所述下料管设置在所述集料斗的底部,所述回收箱设置在所述承载架的旁侧,所述第一负压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料口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负压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回收箱相连通,所述第二负压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料管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负压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回收箱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负压组件包括转动轴、连接套、连接板、第一吸斗、第一负压泵、软管、连接管、驱动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两个安装座和四个连接柱,两个所述安装座呈对称设置在所述承载架的顶部,所述转动轴能够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内,并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座的外部,所述连接套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连接柱呈矩形分布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所述第一吸斗与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负压泵呈水平设置在所述回收箱的旁侧,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负压泵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吸斗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负压泵的输出端和所述回收箱相连通,所述驱动电机呈水平设置在所述承载架上,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转动轴延伸至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座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链条套设在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负压组件包括第二吸斗、第二负压泵、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吸斗套设在所述下料管上,所述第二负压泵呈水平设置在所述承载架的旁侧,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负压泵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吸斗相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负压泵的输出端和所述回收箱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箱内设有回收罐,所述回收箱上设有与其铰接的开合门。
进一步的,所述开合门内设有插槽,所述回收箱上设有与所述插槽对应的圆槽,所述圆槽内插接有定位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东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东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4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