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为建筑功能预留改造结构的梁柱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4543.8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1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石晶;糜彰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C5/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昊 |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功能 预留 改造 结构 梁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为建筑功能预留改造结构的梁柱结构,包括框架梁和框架柱,所述的框架梁固设在框架柱的左侧面,所述的框架梁中梁纵筋伸入框架柱内,且梁纵筋的端部机械连接有钢套筒,钢套筒的另一端抵在框架柱右侧面预留的梁侧面模板,用以与后加框架梁中后加梁纵筋连接。本实用新型梁纵筋通过预留套筒与原有梁纵筋机械连接,原有混凝土梁预留抗剪键预留槽,增加新老梁连接截面的抗剪性能,抗弯及抗剪均有可靠保障,结构连接更为稳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梁柱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为建筑功能预留改造结构的梁柱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物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功能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有不同的功能需求。例如房地产开发项目,售楼处在前期有着展示、销售、办公等功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销售完成之后,该建筑功能很有可能转变会商铺、物业办公等。初期就有对于后期功能改动的预知性,以往设计售楼处的时候按正常工程设计,后期修改功能之后采取对原有结构加固改造的方式实现,这种办法经济效益差,结构安全余量小,且对于施工工艺要求高,施工质量往往不可靠。
传统后增梁纵筋采用植筋的方式与原结构连接,植筋受限条件较多:1、原有梁柱节点中钢筋较多较密,新增植筋孔施工困难,容易与原钢筋碰撞,植筋位置与直径深度往往不理想,连接不可靠;2、植筋孔间距有要求,往往间距比现浇要求大,新增梁纵筋的根数受限;3、植筋对于施工工艺要求高,成孔、清孔、连接胶体的质量对于钢筋连接效果影响均有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为建筑功能预留改造结构的梁柱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梁纵筋通过预留套筒与原有梁纵筋机械连接,原有混凝土梁预留抗剪键预留槽,增加新老梁连接截面的抗剪性能,抗弯及抗剪均有可靠保障,结构连接更为稳固。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为建筑功能预留改造结构的梁柱结构,包括框架梁和框架柱,所述的框架梁固设在框架柱的左侧面,所述的框架梁中梁纵筋伸入框架柱内,且梁纵筋的端部机械连接有钢套筒,钢套筒的另一端抵在框架柱右侧面预留的梁侧面模板,用以与后加框架梁中后加梁纵筋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梁侧面模板的左侧面预留有方木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钢套筒的另一端内螺纹连接堵头。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为建筑功能预留改造结构的梁柱结构,其框架梁中梁纵筋伸入框架柱内,并在梁纵筋的端部预留有钢套筒,以便与后加框架梁中梁纵筋连接,施工方便,而钢套筒的另一端内螺纹连接堵头,能够防止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混凝土进入套筒螺纹内堵塞套筒;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为建筑功能预留改造结构的梁柱结构,其梁侧面模板的左侧面预留有方木条,后期改造时去掉方木条后再浇筑新增框架梁混凝土,能够形成抗剪键,增加新老梁连接截面的抗剪性能,抗弯及抗剪均有可靠保障,结构连接更为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为建筑功能预留改造结构的梁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框架梁;2、框架柱;3、梁侧面模板;4、梁纵筋;5、钢套筒;6、方木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4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置瓶架
- 下一篇:一种婴儿头部磁共振扫描用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