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智能化人脸识别系统终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4159.8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0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彬 |
| 主分类号: | F16M11/28 | 分类号: | F16M11/28;F16L5/10;F16J15/52;G07C9/37 |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李恒 |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智能化 识别 系统 终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智能化人脸识别系统终端结构,包括支撑底环,支撑底环上布设有安装孔,支撑底环的中心孔端口处装设有穿线管,穿线管上套设有滑管,滑管的顶部装设有人脸识别终端机本体且人脸识别终端机本体的传输线穿出支撑底环、穿线管和滑管,穿线管的两侧均设有滑块,滑管的内壁、对应各个滑块的位置均设有滑槽,滑管的两侧均设有把手。施工人员使用时,可双手握住左右侧的把手,使得滑管在穿线管上向上移动,伸缩软管配合伸长,通过左右侧滑块在左右侧的滑槽内上下滑动,可限制滑管在穿线管上上下滑动时旋转,直至人脸识别终端机本体能够识别施工人员面部,且无需施工人员弯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智能化人脸识别系统终端结构。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目前比较先进的建筑施工现场,多采用人脸识别终端机录入施工人员面目特征,每次进入工地前,需要经过人脸识别终端机,需要进行刷脸,通过后人脸识别终端机活体感应区域才不会报警,如没有经过刷脸或者刷脸未通过而进入工地时,活体感应区域会立即报警,提醒安防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处理,人脸识别终端机下端中侧传输线部位连接有穿线管,穿线管的下端装设有支撑底环,支撑底环的边沿环形均匀设置有安装孔,支撑底环下端口可对应地面上预埋的预埋线管,预埋线管的边沿可对应安装孔的分布位置钻孔,并将各个安装孔内插入膨胀螺栓,然后将膨胀螺栓一一打入钻孔内,旋紧膨胀螺栓上的螺母,即可将整体结构稳定安置在地面上,预埋线管内穿入来自监控房传输线,该传输线一端连接用于监控的计算机,可将人脸识别终端机传输线接头对接预埋线管内穿入的传输线接头,实现人脸识别终端机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计算机可记录并观看人脸录入情况,人脸识别终端机的传输线长度一般设计长于两米,但是,由于工人施工人员身高不同,并且有些人身高差异不小,固定高度设置的人脸识别终端机,不方便施工人员根据自身身高将人脸识别终端机提高至对应他们面目进行采集,有必要对人脸识别终端机的支撑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人脸识别系统终端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智能化人脸识别系统终端结构,包括支撑底环,所述支撑底环上布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底环的中心孔端口处装设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上套设有滑管,所述滑管的顶部装设有人脸识别终端机本体且人脸识别终端机本体的传输线穿出支撑底环、穿线管和滑管,所述穿线管的两侧均设有滑块,所述滑管的内壁、对应各个滑块的位置均设有滑槽,所述滑管的两侧均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环的底端、位于各个安装孔内外边沿的位置均装设有堵水环,堵水环为圆环结构。
优选的,所述穿线管为圆管结构,滑管为圆管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块为方形块结构,滑槽的俯视截面为方形的条状凹槽结构。
优选的,所述穿线管上、位于滑管与支撑底环之间的一段套设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的一端口装设有连接套,连接套套装在滑管上,伸缩软管的另一端口装设有连接环,连接环的一端连接支撑底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当旋紧膨胀螺栓上的螺母时,支撑底环的下端抵压堵水环,使得堵水环的下端软性扒附在水泥地面上,强化支撑底环对预埋线管的封闭性,从而可限制外部雨水从支撑底环下侧流入预埋线管内,通过伸缩软管上下端口连接构件的连接固定,可使伸缩软管对滑管和穿线管配合缝隙具有封闭性,防止外部水分渗入滑管和穿线管配合缝隙,从而阻止外部水分通过滑管和穿线管配合缝隙渗入穿线管和滑管内,从而保护传输线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彬,未经徐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41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弧炉及能夹紧电极的炉盖
- 下一篇:一种用于悬臂梁上下滑移机构的抗弯曲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