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麻弹力针织面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4091.3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9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宋远;崔迅;马龙;朱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颂琦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21/12 | 分类号: | D04B21/12;D04B21/08;D04B2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力 针织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麻弹力针织面料,其最小花型循环具有7个线圈横列和4个线圈纵列,表面呈现凹凸斜纹效果,该面料改进了现有仿麻面料透气性较差的缺点,立体感强且手感舒适同时还赋予了面料抗菌、保健等性能,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麻弹力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麻质面料是以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一般被用来制作休闲装、工作装,经过后整理工艺特殊处理的精纺麻织物用以制作中高档夏装,很受市场欢迎。麻质面料的优点是强度极高、吸湿、导热、透气性甚佳,缺点则是穿著不甚舒适,外观较为粗糙,生硬,易起皱,悬垂性差。而且,由于人们崇尚天然面料,造成麻类原料供求失衡,价格一直呈涨势。天然麻质面料的服装由于成本压力,价格上扬,销量大受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在仿麻织物已经应用于服装产业,成为新的时尚潮流元素,大多数的仿棉麻布料是由涤纶纤维织造的,但是仿棉麻布料在透气性和吸汗性等方面远远不如真棉麻布料,并其穿着舒适性及面料触摸手感不佳。
由于织布机理原因,麻原料在针织领域运用较为少见,天然麻虽然经过后续整理,但是也不利于正常生产。从而造成了目前仿麻面料主要以机织物为主的现象。因此,开发针织仿麻面料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的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麻弹力针织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仿麻弹力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最小花型循环具有7个线圈横列和 4个线圈纵列;第1线圈纵行的7路结构单元为:第1、3、5、7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2、 4、6路不编织;第2线圈纵行的7路结构单元为:第1、4、7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2、 6为集圈结构单元,第3、5路不编织;第3线圈纵行的7路结构单元为:第1、3、5、7 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2、4、6路不编织;第4线圈纵行的7路结构单元为:第1、2、6、7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4为集圈结构单元,第3、5路不编织,其表面呈现凹凸斜纹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第1、7路线圈横列纱线采用涤锦复合丝,第2、4、6路线圈横列采用聚乳酸长丝的复合丝,第3、5路线圈横列采用天丝单纱和竹纤维合股纱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涤锦复合丝的细度为100-150D,所述聚乳酸长丝的细度为50-75dtex,所述的天丝单纱的细度为25-30tex,竹纤维的细度为15-20tex。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料的幅宽为100-200cm,克重为100-150g/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针织经编结构,利用成圈、集圈和浮线复合编织,形成了凹凸小孔及斜纹效应,外观上具有一定的仿麻效果,同时具有麻类植物的吸湿排汗、凉爽透气、手感滑爽、有弹力等优点,避免了现有仿麻植物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差的缺点,整个面料轻薄舒适。
(2)本实用新型在纱线中加入了聚乳酸长丝、竹纤维和天丝,使形成的仿麻面料兼具透气、吸湿及抗菌性能,适用于贴身穿着,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3)本实用新型在通过调整纱线及产品的参数,使面料在强度及舒适性和手感上具有了更好的协同效应。
(4)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提高产品的档次,同时达到环保、保健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既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扩大了市场占有率,从物理指标上能够满足人们对服饰用品穿着舒适性和功能性的要求和需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颂琦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颂琦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4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