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压垫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3174.0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6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惠美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 ||
一种减压垫,包括有一外表层、一内里层与一底层,该外表层具有一隔离膜,该隔离膜系使用硅胶为主的材质所制成;该内里层系填充于该外表层内部,该内里层至少填置有一软质填充体与一硬质填充体;该底层系衔接于该外表层一侧,藉此,该软质填充体与该硬质填充体系由上而下渐层式的由软至硬填置,故可逐渐接收压力兼具提供撑托效果,且该隔离膜系使用硅胶材质为主,使用后可直接进入消毒器材内进行高温的杀菌清洁,清洁效益更为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减压垫,系一适于在医疗院所、养护机构或者居家环境中使用,系供手术麻醉或者肢体无法自理而需长期卧床的病患支撑躺靠,以用于避免产生压力褥疮或神经损伤发生的医疗或居家照护用品。
背景技术
一般在手术台上,病人在麻醉的情况下无法自行翻身,过去的临床报告中发现,有20~30%的病人因为接受手术而产生压力褥疮或神经损伤,受到损伤的皮肤表面会有类似烧伤或碰伤的痕迹,接着会有明显的表皮破损与皮肤病变,甚至蔓延至皮下组织,形成肌肉组织坏死,尤其是长时间的手术,更容易造成无法弥补的神经损坏,同样的,也有一部分因生活或行为肢体无法自理而需长期卧床的病患,也是产生压力褥疮或神经损伤的高风险族群。
目前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会透过在床台上摆放减压垫(亦称脂肪垫),以避免皮肤受压于硬质的床台上,达到避免产生压力褥疮或神经损伤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固定病患于床台上的体位。
现有的减压垫大多只是于一胶体表层的内部填充硅胶、橡胶或弹性胶体以提供所述的减压效果,但其中一弊端是在于表面没有隔离保护的结构,因此,在使用后无法直接的送入消毒器材内进行高温消毒,只能以擦拭的方式保养,另一弊端则是内部填充的胶体通常都是单一材质,然而减压效果需要较软的材质,而支撑效果需要较硬的材质,因此,软硬度一致的单一材质无法同时提供最佳的减压效果与支撑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于最外围成形了隔离层,以利于减压垫可于消毒器材内进行高温消毒,并将内里填充多层软硬度不同的胶体,进以提供最佳的减压效果与支撑效果,如此为本实用新型减压垫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压垫,其结构简单,适用广泛,能提供有效的支撑,使用者更好的减压和/或支撑效果,还能便于消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压垫,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外表层,具有一隔离膜,该隔离膜为硅胶材质或硅胶结合聚氨酯或硅胶结合热塑性聚氨酯的复合材质制成的膜型体;
一内里层,填充于该外表层内部。
其中,该隔离膜的内侧具有一用于胶合该隔离膜与该内里层的第一接合膜。
其中,该第一接合膜为使用聚氨酯或是热塑性聚氨酯所制成的膜型体。
其中,该内里层填置有至少一软质填充体或填置有至少一硬质填充体或者填置有至少一软质填充体与至少一硬质填充体。
其中,该软质填充体的针入度介于20~320度之间,该硬质填充体的邵氏硬度系介于0~95度之间。
其中,该软质填充体与该硬质填充体之间填置有一用于胶合各层的第二接合膜,该第二接合膜为黏膜或胶膜。
其中,该软质填充体为一层或一层以上。
其中,一层以上的各软质填充体软硬度不同。
其中,最上方的软质填充体最软,越往下方的该软质填充体越硬。
其中,一层以上的各软质填充体之间填置有一用于胶合各层的第二接合膜,该第二接合膜为黏膜或胶膜。
其中,该软质填充体与硬质填充体为硅凝胶、PU凝胶或TPR凝胶所制成的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惠美,未经陈惠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3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插秧机用自动插秧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