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2483.6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5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杰;李明;杨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子杰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B66F9/12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李卫萍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前移式 电动叉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其可有效防止门架变形、提高承载能力,保证双伸位操作的有效进行,其包括车体和门架,车体底部安装有驱动轮,车体下部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支腿,两个支腿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主承载轮,两个支腿之间滑动安装有门架,门架上部通过叉架安装有货叉,门架底部安装有支承总成,支承总成包括支承轮,支承轮可沿车体的前进方向滑动至主承载轮的前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叉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搬运车辆;目前前移式电动叉车的起升高度较高,一般可达到9米以上,因此在高位载货时,若负载货物较重,则门架在载荷前悬距的作用下易发生变形;而为了防止叉车受到损坏、如门架变形等,则随着高度的增加,需要减少货物载重,即失载,特别是长期在9米以上高位取放货物时,失载尤其明显;此外,当出现载荷偏移的工况时不仅进一步影响门架的变形量及有效载荷,而且前移式电动叉车的门架提升和货叉前移的双伸位操作也难以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前移式电动叉车在高位取放货物易造成门架变形、失载严重以及双伸位操作难以进行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前移式电动叉车,其可有效防止门架变形、提高承载能力,保证双伸位操作的有效进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车体和门架,所述车体底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车体下部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支腿,两个所述支腿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主承载轮,两个所述支腿之间滑动安装有所述门架,所述门架上部通过叉架安装有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底部安装有支承总成,所述支承总成包括支承轮,所述支承轮可沿所述车体的前进方向滑动至所述主承载轮的前方。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总成还包括条形滑槽,沿所述条形滑槽的条长方向,所述条形滑槽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安装有电机,所述皮带靠近所述门架的部分固定安装于所述门架底部,所述皮带靠近地面的部分安装有支承轮架,所述支承轮架安装有所述支承轮;
所述条形滑槽滑动安装有滑槽轮,所述滑槽轮通过滑槽轮架安装于所述门架底部;
所述支承总成还包括电推杆,在所述电推杆的推杆端部安装有所述支承轮;
所述货叉的端部滑动安装有前移叉;
所述车体上部设有护顶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门架底部安装支承总成,并且支承总成中的支承轮可沿车体的行进方向滑动至主承载轮的前方,因此当前移式电动叉车作业时,将承载轮滑动至主承载轮前方,从而在前移式电动叉车的取放货端,支承轮与支腿端部的主承载轮在货叉下方形成三角式稳定结构,使得取放货的前移式电动叉车整体的重心落在三角式稳定结构之间,缩短了前悬距的距离,进而可有效防止门架变形、或者倾翻,并提高承载能力,保证双伸位操作的有效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应用例使用状态的主视图(虚线表示非使用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应用例的仰视图、即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应用例非使用状态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含局部剖视的示意);
图5为图4中E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含局部剖视的示意);
图6为图4中F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含局部剖视的示意)。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应用例使用状态的仰视图;
图8为图7中D-D向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子杰,未经杨子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24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打磨厚度的钢管加工用打磨机
- 下一篇: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