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开槽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0160.3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4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殷磊;朱长江;郑明睿;石珍强;马计委;孙宇;陈科;郑红梅;肖士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阮爱农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开槽 永磁 涡流 联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开槽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它包括主动盘、主动轴、从动盘、从动轴,主动盘包括背铁盘Ⅰ、磁圈,从动盘包括涡流组合盘、背铁盘Ⅱ,涡流组合盘包括涡流盘本体、若干块左铁块、若干块右铁块,涡流盘本体左右两个端面上皆分布有呈环形阵列的矩形槽或扇形槽,且左右两个端面上的槽的个数相等,左右两个端面上的槽沿涡流盘本体的圆周方向交错布置,左端面上的任一槽与右端面上的任一槽在涡流盘本体的周向上的位置皆不重合,涡流盘本体左端面的每一个槽内皆布置有一块左铁块,涡流盘本体右端面的每一个槽内皆布置有一块右铁块。本实用新型开槽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它在有效提高联轴器传输转矩的同时,大大减小了扭矩的波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涡流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
背景技术
永磁涡流联轴器的基本原理是:当永磁体转子与导体转子作相对旋转运动时,永磁体转子上磁极方向交替排布的永久磁铁会在导体转子中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涡流环内产生交变磁场,进而在其内感生出交变的涡流电流,该涡流电流又在涡流环中产生出感生磁场,感生磁场与永磁体转子上的磁场相互作用,便在两个转子之间产生耦合力矩,从而达到传递运动和扭矩的作用。
永磁涡流传动装置的结构形式目前主要有套筒型和平盘型两种,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永磁涡流联轴器(传动器)和永磁涡流调速器。
现有的平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中,导体转子通常采用两种结构方案:一是导体盘采用整体平滑的环状盘,导体盘与导体背铁盘固定;二是导体盘采用辐条状开槽结构,开的槽贯通导体盘,导体盘固定在表面平滑或者具有突出部的导体背铁盘上,具有突出部的导体背铁盘的突出部分与辐条状导体盘槽形状一致,导体背铁盘整体采用电工纯铁整体铸造而成。第一种结构方案的缺点是:导体区内的对产生扭力无贡献的无效涡流比重较大,从而增加了多余的涡流损耗,由于涡流损耗是永磁涡流传动装置主要的功率损耗,因此降低了磁性材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多余的涡流损耗最终转化为热能,加重了设备的散热负担。第二种结构方案的缺点是: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的铜导体盘进行开槽,并在开槽空间填充导磁材料,这样虽然可以提高装置的传输转矩,但是同时会大大增加转矩波动,限制其在一些需要精确扭矩控制场合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开槽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它在有效提高联轴器传输转矩的同时,大大减小了扭矩的波动。同时,联轴器导体区内的无效涡流大大减少,提高了磁性材料的利用效率,减轻了设备的散热负担。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开槽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它包括主动盘、主动轴、从动盘、从动轴,主动盘与主动轴同轴设置且两者相连接,从动盘与从动轴同轴设置且两者相连接,主动盘与从动盘同轴设置,主动盘包括背铁盘Ⅰ、磁圈,背铁盘Ⅰ与磁圈同轴设置,磁圈固定在背铁盘Ⅰ与从动盘相对的内表面上,背铁盘Ⅰ与主动轴之间通过连接柱Ⅰ连接;从动盘包括涡流组合盘、背铁盘Ⅱ,涡流组合盘和背铁盘Ⅱ同轴设置,涡流组合盘与磁圈相对设置,涡流组合盘、背铁盘Ⅱ紧固在一起,涡流组合盘、背铁盘Ⅱ与从动轴之间通过连接柱Ⅱ连接;涡流组合盘包括涡流盘本体、若干块左铁块、若干块右铁块,涡流盘本体左右两个端面上皆分布有呈环形阵列的矩形槽或扇形槽,且左右两个端面上的槽的个数相等,左右两个端面上的槽沿涡流盘本体的圆周方向交错布置,左端面上的任一槽与右端面上的任一槽在涡流盘本体的周向上的位置皆不重合,涡流盘本体左端面的每一个槽内皆布置有一块左铁块,涡流盘本体右端面的每一个槽内皆布置有一块右铁块。
进一步地,涡流盘本体的左端面上的所有槽的形状、尺寸相同,槽的深度小于涡流盘本体厚度,左铁块的形状、尺寸与涡流盘本体的左端面上的槽的形状、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涡流盘本体的右端面上的所有槽的形状、尺寸相同,槽的深度小于涡流盘本体厚度,右铁块的形状、尺寸与涡流盘本体的右端面上的槽的形状、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涡流盘本体材料为导电材料,优选为铜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未经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01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硬度防指纹手机镜片
- 下一篇:LED支架灯的端盖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