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横梁、甲板结构及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9902.0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3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金晖;张新伟;张卓;王艳春;马亚成;郑祖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3/48 | 分类号: | B63B3/48;B63B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甲板 结构 船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布置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横梁、甲板结构及船舶。该强横梁包括靠近支柱的第一边侧和靠近甲板的第二边侧,强横梁开设有第一止裂槽,第一止裂槽的槽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边侧的第一开口和设置于第二边侧的第二开口。该甲板结构包括上述强横梁。该船舶包括上述甲板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横梁、甲板结构及船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强横梁上的焊缝金属处易出现疲劳裂纹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布置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强横梁、甲板结构及船舶。
背景技术
在风浪流以及船舶货载等周期性载荷的作用下,在船体结构的高应力区域容易产生疲劳裂纹。纵横方向强构件的连接处就是一种典型的高应力区域。
以下以汽车滚装船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横摇现象是引起汽车滚装船疲劳问题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而言,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滚装船的支柱和强横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现有技术中汽车滚装船的支柱和强横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其中,支柱3’和强横梁4’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因此支柱3’和强横梁4’之间设置有第一焊缝金属1’,甲板(图中未显示)设置于强横梁4’的上方,且甲板和强横梁4’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因此甲板和强横梁4’之间设置有第二焊缝金属2’。由于第一焊缝金属1’和第二焊缝金属2’的结构强度较弱,因此第一焊缝金属1’以及第二焊缝金属2’处的疲劳强度较低,易出现疲劳裂纹。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增加支柱3’和/或强横梁4’的厚度或者在支柱3’和强横梁4’之间设置肘板等方法来缓解上述问题,但是,单纯的增加支柱3’和/或强横梁4’的厚度对第一焊缝金属1’和第二焊缝金属2’疲劳的改善较小,同时也增加了支柱3’和强横梁4’的建造难度及提高了成本,而设置肘板的方式中,肘板会占用车道面积,降低了船舶的经济效益。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强横梁、甲板结构及船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横梁,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强横梁上的焊缝金属处易出现疲劳裂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板结构,以进一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强横梁上的焊缝金属处易出现疲劳裂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以进一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强横梁上的焊缝金属处易出现疲劳裂纹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横梁,该强横梁包括靠近支柱的第一边侧和靠近甲板的第二边侧,所述强横梁开设有第一止裂槽,所述第一止裂槽的槽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侧的第一开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边侧的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该强横梁中,沿所述第一止裂槽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止裂槽的投影呈矩形。
进一步地,该强横梁中,沿所述第一止裂槽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止裂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止裂槽。
进一步地,该强横梁中,所述第二止裂槽的槽壁面为圆滑过渡面。
进一步地,该强横梁中,沿所述第二止裂槽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止裂槽的投影的型线依次包括第一直线、圆弧线和第二直线,且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均与所述圆弧线相切;
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止裂槽的型线。
进一步地,该强横梁中,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边侧平行,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第二边侧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强横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强横梁组装至船舶时,分别将支柱和甲板与强横梁焊接,因此支柱和强横梁之间形成第一焊缝金属,甲板和强横梁之间形成第二焊缝金属,且第一止裂槽通过第一开口与支柱连通以及通过第二开口与甲板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9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透镜、光源模组以及照明灯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加工用点焊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