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69668.1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8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赵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殿波 |
| 主分类号: | H01R43/033 | 分类号: | H01R43/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 地址: | 026000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工程 接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包括两个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一侧开设有前侧为开口设置的放置孔,两个夹持座之间设有同一个矩形管,所述矩形管内滑动套设有两个矩形杆,矩形杆靠近对应的夹持座的一侧延伸至矩形管外并与夹持座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管内转动安装有两个螺杆,两个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伞形齿轮,两个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矩形杆螺纹套设在对应的螺杆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便于稳定的将两个线缆的端部拉近,且便于稳定的压紧固定线缆的位置,省时省力,避免连接中线缆因自身重力出现回缩掉落现象,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接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接线设备是用于电力工程中对线缆进行接线或辅助接线的设备,也可称是用于接线或辅助接线的工具,电力工程中在对两组线缆进行连接时,传统的接线方式,接线人员需要拉动两组线缆需要相接的两端,然后在对两端部进行缠绕连接。
但是此种接线方式,其不便于稳定的拉动两组长线缆端部靠近并固定位置,使得在拉动两组线缆的端部时需要一直保持拉力,若拉力放松时,长距离线缆自身的重力极容易出现线缆回缩掉落现象,此时则需要人员重新拉出掉落的线缆,然后再进行相互缠绕连接,费时费力,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包括两个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一侧开设有前侧为开口设置的放置孔,两个夹持座之间设有同一个矩形管,所述矩形管内滑动套设有两个矩形杆,矩形杆靠近对应的夹持座的一侧延伸至矩形管外并与夹持座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管内转动安装有两个螺杆,两个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伞形齿轮,两个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矩形杆螺纹套设在对应的螺杆上,所述第一伞形齿轮的底部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且第二伞形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底端延伸至矩形管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回形把手,所述转轴上转动套设有外螺纹管,矩形管转动套设在外螺纹管上,外螺纹管上螺纹套设有位于矩形管下方的横杆,且横杆上滑动套设有两个竖杆,竖杆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放置孔内并固定连接有压块,压块的上方设有位于对应的放置孔内的线缆,所述外螺纹管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把手。
优选的,所述矩形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与对应的螺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螺纹孔与外螺纹管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管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外螺纹管的外侧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矩形管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螺杆的外侧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管内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的外侧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一矩形孔,且第一矩形孔的侧壁与横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矩形孔,且第二矩形孔的侧壁与对应的竖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殿波,未经赵殿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9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