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双金属复合一体式制动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68885.9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5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曹全青;王晓妍;曹莹;郭昊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汤荣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5/10 | 分类号: | F16D65/1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智慧管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 代理人: | 张洋 |
| 地址: | 04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双金属 复合 体式 制动 | ||
本实用新型新型双金属复合一体式制动鼓,包括上部法兰部分和下部桶体部分,上部法兰部分的下底面与下部桶体部分的上端面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接形成焊缝;下部桶体部分的内侧具有制动摩擦层。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鼓包括上部法兰部分和下部桶体部分,且两部分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接采用母材料保证制动鼓的强度;采用两部分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制动鼓结构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轮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双金属复合一体式制动鼓。
背景技术
自双金属复合一体式制动鼓问世以来,由于其外层是强度较高的钢板、内层是耐磨灰铁;内层灰铁在外层钢板的保护下,复合制动鼓整体性能提高,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延缓制动面的开裂,大大提高制动鼓整体使用寿命。
然而复合制动鼓实际使用情况,仍存在以下不足:
1、复合制动鼓用于工程车,或工况恶劣的车型时,虽使用寿命有所提高,但仍会出现制动面开裂或变形等问题,无法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
2、现双金属复合一体式制动鼓外层钢壳的生产工艺均是一整张圆板整体旋压而成,由于法兰面处壁厚16mm,而制动面中部壁厚仅5-6mm;钢板在旋压过程中,必须将16mm的圆板旋压成高度310mm、厚度5mm的钢壳,所以要求钢板必须具有非常高的韧性。随着材料韧性的提高,强度必然下降。而双金属复合制动鼓外层钢壳需要的性能是高强度、中韧性,以最大限度防止制动面开裂和变形;
3、生产成本高,即使不考虑材料利用率,钢壳生产过程中钢板厚度由16mm旋压至5-6mm,高度旋压至310mm,所需设备功率大,旋轮磨损严重,旋轮的使用寿命短,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新型双金属复合一体式制动鼓,包括上部法兰部分和下部桶体部分,所述上部法兰部分的下底面与所述下部桶体部分的上端面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接形成焊缝;
所述下部桶体部分的内侧具有制动摩擦层;
所述上部法兰部分具有法兰平面和轮辐部,且所述法兰平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定位孔;
所述轮辐部为一圆弧部并与所述法兰平面过渡衔接;
所述下部桶体部分具有第一竖直部、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二竖直部和第三弧形部;
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外侧壁从所述轮辐部的圆弧部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弧形部的上端面;
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外侧壁为C形结构,并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下端面向下延伸至第二弧形部的上端面;
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外侧壁为S形结构,其从第一弧形部的下端面向下延伸第二竖直部的上端面;
所述第二竖直部从所述第二弧形部的下端面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三弧形部的上端面;
所述第三弧形部通过一圆弧部延伸至所述下部桶体部分的下端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壁厚均相等;所述第二竖直部和所述第三弧形部的壁厚均相等,且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壁厚,所述焊缝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壁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鼓包括上部法兰部分和下部桶体部分,且两部分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接采用母材料保证制动鼓的强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两部分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制动鼓结构的强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汤荣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汤荣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8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水水质预测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刮摆细度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