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普外科用包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67171.6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7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莫应田;吴维刚;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应田 |
| 主分类号: | A61F15/00 | 分类号: | A61F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558400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包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普外科用包扎装置,包括包扎箱,所述包扎箱的下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车轮,所述包扎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包扎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表面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圈。该普外科用包扎装置,通过齿轮、滑板和卡齿能够组成一个可升降的工作平台,通过两个工作平台相对的设置能够使被包扎的伤口处在悬挂状态,方便纱布缠绕清理,通过伤口固定器和活动固定器能够挤压伤口两侧边缘,方便包扎和缝合,解决了现有的包扎装置需要来回移动伤口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包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普外科用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普外科与外科基础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如创伤修复、烧伤冷伤、电损伤、动物咬伤、外科感染、肿瘤、休克、无菌原则、输血、体液平衡、肠内肠外营养、重要器官功能衰竭、ICU、移植、显微、整复、体表肿瘤等。
针对伤口包扎医务人员需躬腰操作,视野小、易疲劳、操作不便,增加了极大地工作难度,特别是针对需要缠绕包扎的患者,还需要移动患者的身体,容易造成伤口的二次伤害,现有的包扎装置,不方便移动,需要在包扎的时候来回移动伤口,没有升降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普外科用包扎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普外科用包扎装置,包括包扎箱,所述包扎箱的下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车轮,所述包扎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包扎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表面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摇把的一端贯穿固定圈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伤口固定器,所述伤口固定器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固定器,所述伤口固定器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固定器。
可选的,所述伤口固定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设置有存放箱。
可选的,所述存放箱的内壁卡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可选的,所述包扎箱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摇把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可选的,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隔板呈平行阵列的形式排列在包扎箱的内壁。
可选的,所述车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车轮呈矩形阵列的形式排列在包扎箱的下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普外科用包扎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普外科用包扎装置,通过齿轮、滑板和卡齿能够组成一个可升降的工作平台,通过两个工作平台相对的设置能够使被包扎的伤口处在悬挂状态,方便纱布缠绕清理,通过伤口固定器和活动固定器能够挤压伤口两侧边缘,方便包扎和缝合,解决了现有的包扎装置需要来回移动伤口的情况。
2、该普外科用包扎装置,通过存放箱能够存放纱布和消毒水加上箱盖能够防止灰尘落到存放箱里,通过活动固定器和固定栓能够改变距离适合大部分人群使用,通过车轮能够方便移动包扎箱,解决了现有的包扎装置移动困难的情况,通过齿轮齿合能够组成升降装置,加上包扎箱设置的固定孔能够使升降到一点的位置卡住摇把使升降装置不下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扎箱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应田,未经莫应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71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