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涵道旋翼装置及飞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66536.3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3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徐彬;郭宗凯;项昌乐;邢志强;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11/00 | 分类号: | B64C11/00;B64C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王昌贵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涵道旋翼 装置 飞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涵道旋翼装置及飞行器,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通过在涵道内侧壁开有与旋翼翼尖位置对应的喷气口,在涵道外侧壁上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进气口;在涵道腔体内设置气流通道,通过在气流通道内侧壁设置与喷器口位置对应的环状开口;并通过安装在涵道腔体内的气体增压装置与气流通道外侧壁的若干进气嘴连接,实现气体增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涵道旋翼翼尖气体泄漏、密封性差的问题,实现了有效提高翼尖间隙气密性从而阻止旋翼上下压差的相互抵消、削弱以及旋翼气动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领域,涉及一种涵道旋翼装置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涵道旋翼结构飞机,通常是由旋转中心体、旋翼及涵道构成,其中旋翼大都为传统的直升机或叶轮机械桨叶设计,由于加工、安装工艺与旋转的实际要求,翼尖与涵道之间需保留一定间隙,翼尖间隙的气体泄漏现象比较严重。
传统的涵道旋翼结构,旋翼与涵道内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旋翼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翼面上下压差是产生升力的主要机制,由于翼尖间隙的存在,部分气体会从翼尖间隙沿压力梯度流出,导致压力损失,旋翼的升力减小,造成旋翼的工作效率被削弱。
目前存在一种翼尖小翼的设计,虽然从结构上可以改变旋翼,利用小翼阻挡上下翼面的气流流向翼尖间隙,从而制约翼尖间隙的气体泄漏,但仍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泄漏,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另外,由于高压气体的制备、存储工艺已相当成熟,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压力最高可达20-30MPa,但高压气在旋翼结构上的应用并不多见,尤其是用来改善翼尖间隙气密性的方案,未有先例。
因此,亟需一种涵道旋翼装置及飞行器,解决现有涵道旋翼翼尖气体泄漏、密封性差的问题,实现有效提高翼尖间隙气密性从而阻止旋翼上下压差的相互抵消、削弱,提高旋翼气动效率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涵道旋翼装置及飞行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涵道旋翼翼尖气体泄漏、密封性差的问题,实现有效提高翼尖间隙气密性从而阻止旋翼上下压差的相互抵消、削弱,提高旋翼气动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涵道旋翼装置,包括涵道、旋翼、旋翼中心体和旋翼中心体支架,所述涵道、所述旋翼、所述旋翼中心体、所述旋翼中心体支架共轴设置;所述旋翼固定于所述旋翼中心体上,所述旋翼中心体固定于所述旋翼中心体支架上,所述旋翼中心体支架通过若干连接臂固定于所述涵道上;所述涵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喷气口,所述喷气口正对所述旋翼的翼尖。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增压装置与所述喷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增压装置设置在所述涵道的腔体内,所述涵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口;所述喷气口通过所述涵道的腔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增压装置还可以设置在所述旋翼中心体上,所述旋翼中心体支架内设有连通至所述涵道的腔体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喷气口为若干个沿所述涵道的内侧壁周向间断布置的独立喷口;或所述喷气口为沿所述涵道的内侧壁一周的环形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涵道的腔体内配合安装有沿腔体周向布置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外侧壁开设有进气嘴,所述进气嘴与所述气体增压装置相连;
所述气流通道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独立喷口位置对应的喷气嘴,或所述气流通道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开口位置对应的环状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嘴通过配套的气流管体与所述气体增压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翼的翼尖与所述喷气口之间的间隙为所述旋翼桨盘直径的0.1%-0.3%。
进一步地,所述喷气口的高度不超过所述旋翼的翼尖剖面厚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采用前述的涵道旋翼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理工大学;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6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式管套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色3D打印喷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