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刺型动脉采血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65949.X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1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丽;郭晓娜;于丽;王景;王丽华;许建英;刘红萍;赵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汾市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041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刺 动脉 采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刺型动脉采血针,包括采血针筒、采血针头、连接采血针筒与采血针头的采血软管和夹持采血软管的卡扣,所述采血针筒的端部与采血软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采血软管的左端与采血针头固定连接,所述采血针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蝶翼,所述采血软管的表面设有扣合连接的卡扣,所述卡扣的呈开口式扣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采血针头、采血软管和采血针筒一体固定连接,有效避免采血过程中血液受到污染,提高血液分析的精确性,利用透明的采血软管更加清楚的观察有无血柱波动情况,提高动脉血判断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刺型动脉采血针。
背景技术
临床上常通过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做气血分析,动脉血的采集已常作为急危重症患者的一项常规操作,减少动脉穿刺误采率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反复穿刺对患者带来的痛苦及动脉的损伤,降低患者的费用,增进护患关系至关重要。
目前,市场中的常通过标本颜色及操作者对回血速度、压力判读来提高准确率,护士主观干扰因素多、误差大,容易导致误采而对患者进行二次穿刺,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且现有的采集器械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血液污染,对血液的分析准确性造成影响。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型动脉采血针,通过将采血针头、采血软管和采血针筒一体固定连接,有效避免采血过程中血液受到污染,提高血液分析的精确性,利用透明的采血软管更加清楚的观察有无血柱波动情况,提高动脉血判断的精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穿刺型动脉采血针,包括采血针筒、采血针头、连接采血针筒与采血针头的采血软管和夹持采血软管的卡扣,所述采血针筒的端部与采血软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采血软管的左端与采血针头固定连接,所述采血针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蝶翼,所述采血软管的表面设有扣合连接的卡扣,所述卡扣的呈开口式扣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采血软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套接在采血针筒的端部且与采血针筒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采血针筒的内部设有滑动连接的活塞和推杆,所述活塞与采血针筒的内壁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推杆的端部与活塞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蝶翼和卡扣均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所述采血针筒的外表面印刻有刻度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采血软管采用医用塑料皮管制成,所述采血针筒采用透明医用塑料注塑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采血针头、采血软管和采血针筒一体固定连接,有效避免采血过程中血液受到污染,提高血液分析的精确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医用皮管制作采血软管,方便医护人员根据采血软管内有无血柱波动情况,判读是否为动脉血,减少因误采给患者造成二次穿刺痛苦,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穿刺型动脉采血针结构示意图。
图中:采血针筒-1,采血针头-2,采血软管-3,卡扣-4,蝶翼-5,连接套筒-6,活塞-7,推杆-8,刻度标-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汾市中心医院,未经临汾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5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玻璃纤维纺布的张力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体识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