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土木工程组合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5404.9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5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沈力;朱华杰;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塨 |
地址: | 317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土木工程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底部设有桩尖,所述桩体远离桩尖的一端紧密套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上端面圆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有受力台,所述滑动座上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动座的一端铰接有受力板,所述桩体上圆周设有位于滑动座下端的连接梁一,所述圆周设置的连接梁一至少为两组设置,所述连接梁一远离桩体的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受力板上设有连接梁二,所述连接梁二滑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连接梁二位于凹槽内部的端面上通过弹簧与凹槽内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稳定,方便吊起,可将建筑物的重量传递到打桩孔内壁四周,可防止桩体出现沉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桩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土木工程组合桩。
背景技术
如今,地面建筑物如果要建在地面上,地面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就必须保证地面有足够的抵抗压力强度,这个往往很难做到,所以就必须对承受建筑物的地面进行加固或者改善地面的承受方式,所以就想到在地基上打桩,让建筑物的大部分重量通过桩传到地面以下很深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的地基比地面承受能力大得多,但现有的土木工程组合桩只能将建筑物的重量传到打桩孔的底部,而不能将承载力传递到打桩孔的内壁四周,结构不稳定,所以会出现桩体沉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结构稳定,方便吊起,可将建筑物的重量传递到打桩孔内壁四周,防止桩体出现沉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底部设有桩尖,所述桩体远离桩尖的一端紧密套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上端面圆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有受力台,所述滑动座上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动座的一端铰接有受力板,所述桩体上圆周设有位于滑动座下端的连接梁一,圆周设置的所述连接梁一至少为两组设置,所述连接梁一远离桩体的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受力板上设有连接梁二,所述连接梁二滑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连接梁二位于凹槽内部的端面上通过弹簧与凹槽内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土木工程组合桩,通过设置桩尖可将桩体放入打桩孔后继续下沉,进一步稳定桩体下端稳固在打桩孔底部,同时由于滑动座紧密套设在桩体上端,可通过夯实受力台使滑动座下移,滑动座下移带动连接杆与滑动座的铰接端下移,由于连接杆与受力板铰接,且受力板通过连接梁二与连接梁一滑动连接,所以圆周设置的受力板会远离桩体移动并抵触在打桩孔内壁四周,桩体对建筑物的承载力传递到打桩孔的内壁四周,结构稳定个,防止出现沉降的问题。
作为改进,所述桩体的内部设有填充腔,所述桩体的顶部设有与填充腔连通的填料口,所述填料口的内壁上焊接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上焊接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延伸至填充腔底部设置,桩体内部设有填充腔且填充腔内焊接有钢筋笼可将混凝土与钢筋混合,便于增强桩体的强度,提高其承载力。
作为改进,所述受力台上设有注料孔,受力台上注料孔的设置便于将桩体装入打桩孔后通过注料孔对桩体内腔灌入混凝土,减小预先向桩体内腔灌入混凝土使桩体整体重量增加,加重吊装难度的问题。
作为改进,所述受力台上圆周设有连接耳,连接耳的设置便于整个组合桩的吊装。
作为改进,所述桩体上设有位于滑动座上端的限位块,限位块的设置防止在桩体吊装的过程中,滑动座从桩体上端滑出。
作为改进,所述受力台采用钢结构,受力台采用钢结构的设置可增强受力台的强度,便于增强其承载力。
作为改进,所述受力板远离桩体的端面为弧形,受力板远离桩体的端面为弧形的设置便于增强受力板与打桩孔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受力板对打桩孔的内壁进行夯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土木工程组合桩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未经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5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用挖坑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裤三通自动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