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冷高硬金属复合材料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3963.6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7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恽剑;左清荣;陈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洲数控机械刀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7/00 | 分类号: | B23D7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代文成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冷高硬 金属 复合材料 铰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冷高硬金属复合材料铰刀,属于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铰刀、内冷孔、刀柄、齿型槽和铰刀刃,所述铰刀安装在刀柄前部的齿型槽,铰刀上设有铰刀刃,铰刀与刀柄之间真空焊接,刀柄前部设有内冷孔,铰刀沿刀柄前端周向不等分齿分布,有效确保焊接质量及稳定性,使刀具寿命和产品光洁度得到大幅提长,刀具刃口可多次重磨使用,利用率高,增加了刀具内冷结构,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提升刀具寿命和产品光洁度,切削加工过程中产品方便断屑,不易粘刀产生积屑瘤,刀具刃口不易崩缺,刃口可多次重磨使用,使用寿命延长,产品光洁度好,能够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内冷高硬金属复合材料铰刀。
背景技术
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世界制造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我国在汽车、机床刀具等行业具有世界第一的广阔市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大飞机、高铁、轨道交通、能源、船舶等行业也在迅速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目前所用机床先进,但制造工艺和刀具总体水平较为落后。高速、高效、精密刀具的使用还不够广泛,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向制造强国转变。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以及原材料的持续涨价,未来5-10年内,我国高速、高效、精密刀具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对先进制造工艺与刀具技术要进行长期深入研究,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产品精度和附加值。
根据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多功能复合刀具、高速高效刀具将成为刀具发展的主流。面对日益增多的难加工材料,刀具行业必须改进刀具材料、研发新的刀具材料和更合理的刀具结构;硬质合金材料及涂层应用增多。细颗粒、超细颗粒硬质合金材料是发展方向;纳米涂层、梯度结构涂层及全新结构、材料的涂层将大幅度提高刀具使用性能;物理涂层(PVD)的应用继续增多;新型刀具材料应用增多。陶瓷、金属陶瓷、氮化硅陶瓷、PCBN、PCD等刀具材料的韧性进一步增强,应用场合日趋增多。
目前,市场上所生产刀具产品均为硬质合金刀具,根据分析目前我国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2017年我国刀具市场消费额430亿元,其中硬质合金刀具占45%,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约为193.5亿元。
硬质合金刀具应用于液压零配件,液压零配件产品材质:42CrMO(Hv490~620)。使用现有的硬质合金焊接成型刀具,切削加工产品时不断屑,易粘刀产生积屑瘤,刀具刃口崩缺,使用寿命低,产品光洁度差,不能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为此,需要研发一种采用高硬复合材料的铰刀应用于液压产品铰孔,通过研制解决高硬复合刀具材料的焊接技术及改善刀具结构和磨削技术,提升复合材料的焊接稳定性和提升了刀具的切削性能,使刀具寿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达到预设寿命的2.5倍,得到客户肯定,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冷高硬金属复合材料铰刀,采用高硬复合材料应用于液压产品铰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冷高硬金属复合材料铰刀,包括铰刀、内冷孔、刀柄、齿型槽和铰刀刃,所述铰刀安装在刀柄前部的齿型槽,铰刀上设有铰刀刃,铰刀与刀柄之间真空焊接,刀柄前部设有内冷孔,铰刀沿刀柄前端周向不等分齿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刀为金属超硬陶瓷材料,铰刀与刀柄前部的工具钢相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刀和铰刀焊接时采用含银30%的银片真空焊接,炉温450~55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冷孔设置在齿型槽侧面的刀柄上,内冷孔形成刀具内冷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刀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设置在刀柄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刀的铰刀刃为多次重磨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洲数控机械刀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洲数控机械刀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3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微喷带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高压污泥脱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