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型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2995.4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6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宋扬;薛淞;薛同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锦钻针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11/00 | 分类号: | D06C1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型针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叉型针,包括依次相连的针杆、过渡段及针头工作段,所述针头工作段包括针体及位于针体端部的预导入针尖,所述针体的侧部开有纤维导入口,针体上开有与所述纤维导入口相连的U型叉口,所述叉口由纤维导入面延伸部、小导入针尖、叉口底部形成,所述叉口底部两侧向后方过渡段延伸方向设有喉槽。本实用新型设有两个导入针尖,可使叉口和针体带动纤维顺利穿透织物和纤维网进入底部毛刷的刷毛中,从而减轻对刷毛的冲击力;叉口底部两端的喉槽,可使叉口叉到的纤维藏在喉槽中,随针体穿透织物网和纤维网,极大减轻纤维和纤维之间因直接摩擦而造成的损伤与断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服装面料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专门用来生产地毯,加工圈状表面的叉型针。
背景技术
无论汽车用毯还是民用地毯,都要形成一层圈状表面,作用是耐磨、有弹性、掉毛少。生产地毯时,首先要用三角针、锥形针等通过针刺,将纤维网形成一定的抱合力,然后,采用叉型针来加工圈状表面。传统的叉型针针头为圆柱形工作段,即在工作段顶端沿工作段中心轴线开启对称的叉口,且叉口的两直边平行,叉口顶端为两个等高的半球形针头。
上述叉型针存在如下缺陷:
1、半球形针头,一方面,在针刺布料和纤维网时,会对底部毛刷状拖网板的刷毛产生很强的冲击力,每冲击一次,刷毛便会弯曲一次,高频次的冲击下,会使刷毛折断、倒伏甚至失效;另一方面,针刺阻力较大,设备功率提高,增加设备运行负荷,极大浪费设备制造的材料和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2、传统叉型针的叉口沿工作段中心轴线等分形成,只能垂直作用于织物,产生相对于织物表面的垂直立绒或直立的圈状纤维结构,当直视织物时,会产生漏底现象影响观感;另外,对织物垂直冲击,产生类似金属加工中的冲裁效应,对织物的各向强度和牵引增大,导致织物经线和纬线断裂、强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叉型针存在的针刺阻力大,针刺过程容易损伤纤维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节能刺针,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叉型针,包括依次相连的针杆、过渡段及针头工作段,所述针头工作段包括针体及位于针体端部的预导入针尖,所述针体的侧部开有纤维导入口,针体上开有与所述纤维导入口相连的U型叉口,所述叉口由纤维导入面延伸部、小导入针尖、叉口底部形成,所述叉口底部两侧向后方过渡段延伸方向设有喉槽。
为了减小面料上的针孔大小,所述小导入针尖内侧边线与所述针体中心轴线平行。
为了避免织物漏底,所述喉槽与所述针体中心轴线之间呈1°-35°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导入面与所述针体中心轴线之间呈15°-30°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叉口底部与两端喉槽及小导入针尖之间均通过C形面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叉口的宽度与所述喉槽宽度一致,均为所述针体直径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预导入针尖夹角为25°-35°。
进一步地,所述喉槽中心轴线与所述针体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喉槽深度为所述针体直径的15-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叉型针的针头工作段包括两个导入针尖,可以使叉口和针体带动纤维顺利穿透织物和纤维网进入底部毛刷的刷毛中,从而减轻对刷毛的冲击力,避免刷毛产生因不断弯曲而折断倒伏。由于冲击力的减少,主轴电机的功率减小,噪音减少,生产过程既减少了能耗又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
叉口底部两端的喉槽,可使叉口叉到的纤维藏在喉槽中,随针体穿透织物网和纤维网,极大减轻纤维和纤维之间因直接摩擦而造成的损伤与断裂,使叉口叉到的纤维最大程度得到保护,并使其更有效的在织物表面形成圈状纤维结构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锦钻针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锦钻针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2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卷开平前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态防洪墙预埋件安装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