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OpenCV技术的机车车号智能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1799.5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2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颜川;宋欣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pencv 技术 机车 车号 智能 识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OpenCV技术的机车车号智能识别系统,包括底座,底座的表面粘贴有反光贴,且底座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块,底座和连接块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且连接块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壳,并且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摄像头。该基于OpenCV技术的机车车号智能识别系统,通过摄像头的使用,使摄像头将过往的车辆进行拍摄和记录,并且通过光端机传输到处理器的内部,之后由处理器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和计算,从而将得到的新数据通过互联网分别传输到监控器、短报文和计算机的内部,使该装置能够将过往的车辆进行识别,避免以往通过人工进行记录,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对机车车头进行特定区域高清摄像机拍摄,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完成对机车车号识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车号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OpenCV技术的机车车号智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机车入库检修、编组站客货车解体与编组、旅客列车来车到达等诸多场景中,机车车号作为作业管理的唯一标识,而且是货车在全路范围运转追踪的必要手段。机车车号一般采用字母加数字的编号,包含基础型号、辅助型号、编号等,传统机车车号获取采用人工手写记录,其效率低下,易出现记错模糊潦草等问题,机车车号能否准确识别直接关系到整个铁路运营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现有的机车车号自动化识别手段需要设计图像特征,在铁路应用并不非常成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OpenCV技术的机车车号智能识别系统,解决了传统机车车号获取采用人工手写记录,其效率低下,易出现记错模糊潦草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OpenCV技术的机车车号智能识别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粘贴有反光贴,且底座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底座和连接块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且连接块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壳,并且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连接块的贴合面均为颗粒状结构,且底座和连接块的连接方式为镶嵌连接。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的横切面直径小于防护壳的横切面直径。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和光端机相连接,且光端机和处理器连接,处理器通过互联网分别和监控器、短报文和计算机相连接,处理器直接和报警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包括膨胀算法、腐蚀算法和方向梯度算法,且方向梯度算法由膨胀算法和腐蚀算法而得到。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OpenCV技术的机车车号智能识别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基于OpenCV技术的机车车号智能识别系统,通过摄像头的使用,使摄像头将过往的车辆进行拍摄和记录,并且通过光端机传输到处理器的内部,之后由处理器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和计算,从而将得到的新数据通过互联网分别传输到监控器、短报文和计算机的内部,使该装置能够将过往的车辆进行识别,避免以往通过人工进行记录,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对机车车头进行特定区域高清摄像机拍摄,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完成对机车车号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和连接块连接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理器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膨胀算法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腐蚀算法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方向梯度算法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17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五金件的安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轧辊生产用原料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