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燥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1269.0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8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恒道能源环境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21/04;F26B21/08;F26B21/10;F26B21/12;F26B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燥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两台干燥处理设备,各干燥处理设备包括外箱体及补风管道,所述外箱体内形成干燥空间,相邻外箱体内的干燥空间之间通过物料传输通道相通;补风管道包括有新风通道及排风通道,新风通道具有新风口、进风口,排风通道具有排风口、出风口,新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之间通过风道切换装置相通;进风口、出风口均与所述外箱体的内部相通;各干燥处理设备的补风管道相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干燥过程的精确控制,大大降低了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燥除湿领域,具体涉及干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食品包装、物料加工、药品生产等各个领域,经常需要用到干燥除湿技术,现有的干燥除湿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工处理式干燥房:
该干燥房对一区域进行温度及湿度控制,由人员把物料放至室内,静置直到干燥完毕,再由人员进入将物料取出;其缺点是:
A、为增加放置空间,除湿干燥房空间体积庞大,控制其温度、湿度需要匹配的大循环风量的设备,投资及能耗巨大;
B、因需要人员直接进入除湿环境,因此除湿房的温度、湿度受制于人体体感温度要求,一方面需要满足物料干燥的工艺要求,另一方面需要考虑人体舒适度要求,因此,会进一步限制系统设计的自由度,从而造成更大的能源浪费及配套设备费用增加;
C、因人员进出不可避免的造成大量的室外空气进入,包括人员本身的产湿,会给干燥系统带来不确定的能耗增加,同时影响干燥效果;
D、因干燥房内的状态受诸多因素影响,且只能由人员凭经验进行抽检以确认其是否达到干燥的目标,给生产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产生的稳定性无法保证。
2、自动式除湿干燥房,如图1所示:
该干燥房是设置多个横向扩展,且相对独立的可以容纳干燥物料的干燥空间17,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环带12依次穿过各个干燥空间17,在相邻的两个干燥空间17之间设有驱风装置28、温度控制装置29,自动式除湿干燥房存在如下缺陷:
A、现有的干燥风是垂直穿过物料及输送环带12表面,风阻非常大;
B、物料的流入、流出,以及在相邻的加热除湿段之间,均具有较大的开放式通道,理想中的封闭式空间实际上变为开放式空间,大量的风从上一级返回下一级,或者从外部空间进入干燥空间17;使得从相邻干燥空间17流过的空气的流量远远小于送风机的风量,尤其在风阻比较大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导致有效利用率极低,湿度及温度的可控性大大降低;
C、由于干燥过程中存在着串联关系,尽管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解决下一级进入空气的相对湿度问题,但空气中含湿量本质上已大大增加,势必要求后续的除湿加热段的加热温度节节攀升;
D、基于以上原因,为保证干燥效果,只有采取以下措施:
增大物料的堆放面积,该方法是空间限制较大,同时也会使以上缺点进一步放大;
增加通过物料表面的通风量,此方法受限于迎面风速,迎面风速过高导致能耗巨大,同时风速过大也使串流严重,进而景程干燥的控制。
E、由于串流现象存在,在上一级大量吸湿的空气,在串流进入上一级时,由于温度下降,导致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严重影响干燥效果;
F、现的的干燥方式中,各加热除湿段中的理论温度、理论湿度、理论风速均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节,无法适应不同物料、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环节等各种现实需要;如果需要进行调试均需要专业人员进行;
G、即便如此,在一般的现实场景中,由于以上所述的缺陷,理论上的温度、湿度、风速等的控制,与实际运行中的情况,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其运行中的控制,更多的是处于不可控的状态,能耗非常之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恒道能源环境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恒道能源环境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1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桩用抗震型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卡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