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塑钢门窗制造用塑钢钻孔用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60341.8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8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郑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奥柯纳机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1;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塑钢 门窗 制造 钻孔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塑钢门窗制造用塑钢钻孔用减震装置,包括底座、面板和固定板,所述面板内开设有限位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底端面焊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弧形板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凹槽安装有第二弧形板,且第二凹槽内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底座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底座的顶端面焊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内转动安装有螺栓,底座的底端面焊接在第一弹簧的顶端面,且底座的底端面焊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滑动套接在第一连接杆上,底座通过第一弧形板进行限位,所述固定板焊接在底座的外表面两端,所述固定板的两端焊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具备操作便捷,减少振动和防止对精度成品造成影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钢钻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塑钢门窗制造用塑钢钻孔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塑钢门窗制造用塑钢钻孔用减震装置是指:因为单纯用PVC型材加工的门窗强度不够,通常在型腔内添加钢材以增强门窗的牢固性,因此型材内部添加钢材制作的塑料门窗通常被称为塑钢门窗。随着塑钢门窗的广泛使用,用于制作塑钢门窗的PVC型材习惯上被称作塑钢型材。塑钢也作为护栏的常用材质。
在对材料钻孔过程中,电钻与材料均会产生振动,两者产出的振动会相互影响,对钻孔的精度和成品造成影响,同时给加工带来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塑钢门窗制造用塑钢钻孔用减震装置,具备操作便捷,减少振动和防止对精度成品造成影响的优点,解决了在对材料钻孔过程中,电钻与材料均会产生振动,两者产出的振动会相互影响,对钻孔的精度和成品造成影响,同时给加工带来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塑钢门窗制造用塑钢钻孔用减震装置,包括底座、面板和固定板,所述面板内开设有限位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底端面焊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弧形板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凹槽安装有第二弧形板,且第二凹槽内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底座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所述固定板焊接在底座的外表面两端,所述固定板的两端焊接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面板的底端面焊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共设有四个,四个支撑架相对面板呈矩形阵列分布,且支撑架背离面板的一端安装有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面焊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内转动安装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面焊接在第一弹簧的顶端面,且底座的底端面焊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滑动套接在第一连接杆上,底座通过第一弧形板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面通过第二弧形板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底端面焊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背离连接板的一端焊接在第二弹簧的顶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达到了铝合金塑钢门窗制造用塑钢钻孔用减震装置使用时,操作人员将需要钻孔的塑钢滑动放置在底座的顶端面和固定件的底端面,放置后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螺栓进入固定件内,同时螺旋向下对固定件底端面的塑钢进行限位,同时操作人员进行钻孔作业,钻孔时底座的底端面通过第一弧形板减少振动,同时通过第一弧形板的限位对振动进行减小,减少的同时底座的底端面焊接在第一弹簧上,通过第一弹簧再次减少振动,减少振动时底座通过第二连接杆滑动套接在第一连接杆内进行限位,防止钻孔时发生位移,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精度,使实用性更佳。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板,达到了铝合金塑钢门窗制造用塑钢钻孔用减震装置使用时,操作人员在底座的顶端面进行钻孔时,底座两端的固定板通过第二弧形板进行限位,减少振动的余波,减少的同时固定板的两端的连接板通过固定架焊接在第二弹簧上减少振动,防止钻孔时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奥柯纳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奥柯纳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03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