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乘客座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60130.4 | 申请日: | 201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8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金柏 |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林枫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乘客 座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乘客座椅,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坐垫以及设置在坐垫后侧的靠背,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两块支板,两块所述支板之间设有与靠背形状相适配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杆、倾斜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两端的两个第二连接杆,所述坐垫放置于连接架上,所述底板与坐垫之间设有空腔,所述靠背包括第一弧形部、设置在第一弧形部两侧的两个第二弧形部,乘客将双腿或携带物品放置在空腔内,既节省了空间,同时增加了乘客的舒适性,同时第二弧部的弧度大于第一弧部,在第一弧部满足乘客舒适性的情况下,第二弧部进一步节省了后排空间,同时将乘客呈“包裹”状态,即使睡熟时,也不会往两侧偏移,消除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型乘客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或客车的座椅,由于前排和后排的座椅相隔较近,导致乘客乘坐的空间较少,而且现有的座椅坐垫太长,占地空间较大,而且在乘坐过程中,乘客的双腿无法伸直,影响乘坐的舒适性,乘客如果在座椅上睡着时,容易向两侧偏移,影响周围乘客,严重时,还有可能发生意外。
针对上述问题,促使我们改进和发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乘客座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乘客座椅,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坐垫以及设置在坐垫后侧的靠背,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两块支板,两块所述支板之间设有与靠背形状相适配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杆、倾斜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两端的两个第二连接杆,所述坐垫放置于连接架上,所述底板与坐垫之间设有空腔,所述靠背包括第一弧形部、设置在第一弧形部两侧的两个第二弧形部,两个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弧度均大于第一弧形部的弧度。
优选的,坐垫靠近靠背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
优选的,底板靠近坐垫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
优选的,两个第二连接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α均为40°-60°。
优选的,底板表面设有脚垫,所述脚垫由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支板均与坐垫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支板均为L型板。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靠背向下转动,配合连接架以及坐垫,使得靠背可形成坐垫的“一部分”,继而坐垫的长度可以设计更短,既节省了空间,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第二连接杆与水平面形成夹角α,使得空腔两侧的空间进一步加大,使得乘客乘坐时,可将将双腿或携带物品放置在空腔内,既节省了空间,同时增加了乘客的舒适性,同时第二弧部的弧度大于第一弧部,在第一弧部满足乘客舒适性的情况下,第二弧部进一步节省了后排空间,同时将乘客呈“包裹”状态,即使睡熟时,也不会往两侧偏移,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乘客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靠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架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架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坐垫与靠背状态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底板,12支板,2坐垫,3靠背,31第一弧部,32第二弧部,4空腔,5脚垫,6连接架,61第一连接杆,62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金柏,未经蔡金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0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煤机截割实验用的模拟煤壁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农机挡泥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