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腕关节锻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8777.3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2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沈兰娟;杨红萍;杭灵燕;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4 | 分类号: | A63B23/14;A63B21/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腕关节 锻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腕关节锻炼器,包括底座,底座顶端设有回转机构,回转机构内壁的顶端、底端均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内端分别转动设有上卡板和下卡板,上卡板和下卡板配合以夹持住患者的小臂;下卡板的右端通过安装杆转动设有壳体,壳体用于放置患者的拳头。回转机构包括环形外壳,环形外壳设置在底座的顶端上,环形外壳内回转设有环形内壳,支撑板固定设置在环形内壳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中复位弹簧复位壳体以提供拉力,增加腕关节的受力,提高锻炼效率,另外,小臂放置在上卡板和下卡板之间,避免搁伤、压伤小臂,最后,还可以通过回转机构顺利转动小臂,以在向上、向下摆动之间顺利切换,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炼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腕关节锻炼器。
背景技术
在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过程中,腕关节可能受到较大力度的阻挠,外力迫使腕关节活动超出正常范围,导致相应的腕部韧带筋膜等组织损伤,以在相应或相反的受力部位发生肿胀,腕部酸痛无力,局部有压痛、肿胀,因肌肉痉挛,腕关节的功能活动受到限制。
腕关节受伤后需要及时接受治疗,在治疗后期需要进行康复锻炼。目前的腕关节锻炼方法是把手臂放置在椅子的扶手或桌面等平坦的表面,手掌握拳,往复进行向上、下摆动锻炼。这种锻炼方法不借助任何装置设备,腕部受力小,锻炼效果差,若是使用哑铃等器械,患者抓握不慎哑铃易掉落,患者拾取不便,同时也容易砸到患者脚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腕关节锻炼器,患者需要对腕关节锻炼的时候,把小臂伸入到上卡板和下卡板之间,把拳头伸入到壳体内,往复向上、下摆动拳头,复位弹簧复位壳体以提供拉力,增加腕关节的受力,提高锻炼效率,另外,小臂放置在上卡板和下卡板之间,避免搁伤小臂,可以通过回转机构顺利转动小臂,以在掌心朝上的上、下摆动和掌心朝下的上、下摆动之间顺利切换,便于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腕关节锻炼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设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内壁的顶端、底端均设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内端分别转动设有上卡板和下卡板,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配合以夹持住患者的小臂;
所述下卡板的右端设有安装杆和壳体,壳体通过安装杆同下卡板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用于放置患者的手掌,所述壳体顶端设有抓握杆,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有复位板体,靠近底座的所述支撑板和复位板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回转机构包括环形外壳,所述环形外壳设置在底座的顶端上,所述环形外壳内回转设有环形内壳,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环形内壳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外壳的内壁、环形内壳的外壁均开设有环形滚槽,所述环形滚槽内均匀设有滚珠。
进一步的,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的两端均设有耳板,所述耳板和上卡板、下卡板连接的位置处均采用倒圆角过渡,两个所述耳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沿耳板的长度方向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为结构相同的弧形板,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均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端设有抓握杆,所述壳体的右端采用半圆形结构,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且侧板设置在底板的周向边缘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板上、上卡板和下卡板上均开设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的长度相等,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的左端突出于回转机构的左端。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端采用弧形结构,且弧形结构和环形外壳的底端相切设置,所述底座的宽度大于环形外壳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腕关节锻炼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8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钢结构加工的夹紧设备
- 下一篇:一种艾灸抽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