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6430.5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7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子旺 |
主分类号: | E04G25/06 | 分类号: | E04G25/06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吴嘉滨 |
地址: | 3508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建筑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实现了便于进行支撑的效果。该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包括支撑板、伸缩机构和装置板,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底部焊接有装置板。该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将钢管的底部接触地面,使用连接件增加钢管,增加的钢管的长度,将支撑板贴设在混凝土梁的底部,旋转手轮,手轮带动转杆在固定轴承的内部进行旋转,转杆带动竖锥形齿轮进行旋转,竖锥形齿轮带动横锥形齿轮进行旋转,横锥形齿轮带动螺纹杆在支撑轴承的内部进行旋转,限制块将螺纹套筒进行限位,使螺纹套筒带动装置板进行下降,使钢管的顶部插入到装置孔的内部,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钢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特别的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建筑模板在进行支撑保护的时候,都会在建筑模板的底部使用钢管进行支撑,为了防止做好的地面被破坏,一般都是地面没做好之间进行支撑,地面没做好的时候,地面是不平的,钢管在进行支撑的时候,钢管的长度都是固定的,然后使用固定件进行固定增加钢管的长度,但是由于地面不平,而且差距不是太大,有的支撑不了模板的地方,没有办法在进行增加钢管,只能在钢管的底部或者底部增加砖头或者其它的垫高的东西,增加钢管的高度,但是垫高的东西并不是随时都能找到的,导致现有的建筑模板不便于进行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该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便于进行支撑。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包括支撑板、伸缩机构和装置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底部焊接有装置板。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装置壳,所述装置壳内壁的顶部焊接有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的内部旋转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插设有横锥形齿轮,所述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两侧均焊接有限制块,所述装置壳内壁的一侧胶设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的内部插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侧焊接有竖锥形齿轮,所述转杆的右侧焊接有手轮。
所述装置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装置孔,所述装置孔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柱,所述弹柱的另一端胶设有卡板。
优选的,所述装置壳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装置壳的底部开设有与螺纹套筒相匹配的移动通孔。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右侧贯穿装置壳的一侧,所述底板的顶部焊接在螺纹套筒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弹柱的数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弹柱呈环形排列在装置孔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横锥形齿轮上的齿牙与竖锥形齿轮上的齿牙相啮合,所述螺纹套筒内壁的螺纹与螺纹杆上的螺纹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装置壳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与限制块相匹配的限制槽,两个所述限制块分别滑动连接在装置壳内壁两侧的限制槽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将钢管的底部接触地面,使用连接件增加钢管,增加的钢管的长度,将支撑板贴设在混凝土梁的底部,旋转手轮,手轮带动转杆在固定轴承的内部进行旋转,转杆带动竖锥形齿轮进行旋转,竖锥形齿轮带动横锥形齿轮进行旋转,横锥形齿轮带动螺纹杆在支撑轴承的内部进行旋转,限制块将螺纹套筒进行限位,使螺纹套筒带动装置板进行下降,使钢管的顶部插入到装置孔的内部,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子旺,未经刘子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64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村田转塔冲床多子模组合冲头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