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输入输出状态显示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56143.4 | 申请日: | 201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6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谭红林;王富光;陈修林;王三虎;常秀丽;曾宏;李灿;李真;曹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G01R1/38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廖元宝 |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输入输出 状态 显示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输入输出状态显示电路,包括辅助电源、第一显示灯、第二显示灯、稳压二极管和光耦;所述第一显示灯的一端与辅助电源相连,所述第一显示灯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输出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显示灯的一端与所述辅助电源相连,所述第二显示灯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光耦的输出端的发射极均与GNDA相连;所述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源的输出端以及与电源各输出端的PG信号相连,所述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输出GND。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输入输出状态显示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显示灯数量少、成本低、可集中显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电源显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源输入输出状态显示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电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的大量需求,对电源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块电源板需要多路输出,而每一路输出电压都有一个LED显示灯,数量较多,如图1所示,增加了PCB布局空间,另外由于输入输出隔离要求,输入VCC指示灯与输出Vout指示灯不便于集中显示,不能直观电源的工作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显示灯数量少且集中显示的电源输入输出状态显示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源输入输出状态显示电路,包括辅助电源、第一显示灯、第二显示灯、稳压二极管和光耦;所述第一显示灯的一端与辅助电源相连,所述第一显示灯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的输出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显示灯的一端与所述辅助电源相连,所述第二显示灯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光耦的输出端的发射极均与GNDA相连;所述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源的输出端以及与电源各输出端的PG信号相连,所述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输出GND。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显示灯和第二显示灯均为LED灯,各所述LED灯的阳极均与所述辅助电源相连。
所述第一显示灯和第二显示灯均并联有电容。
所述第一显示灯和第二显示灯集成于同一封装结构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输入输出状态显示电路,能够对电源的输入输出状态进行集中显示,使用简便;利用各路输出端的PG信号来控制光耦的通断,控制各显示灯的状态,能够减少显示灯的数量,简单方便实用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源各输入输出状态显示灯布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代号表示:VCC:辅助电源;HL1:第一显示灯;HL2、第二显示灯;V1、稳压二极管;VI1:光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源输入输出状态显示电路,包括辅助电源VCC、第一显示灯HL1、第二显示灯HL2、稳压二极管V1和光耦VI1;第一显示灯HL1的一端与辅助电源VCC相连,第一显示灯HL1的另一端与光耦VI1的输出管(如三极管)的集电极C(图2中VI1的4号端口)相连;第二显示灯HL2的一端与辅助电源VCC相连,第二显示灯HL2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V1的阴极相连,稳压二极管V1的阳极和光耦VI1的输出管的发射极E(图2中VI1的3号端口)均与GNDA相连;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图2中VI1的1号端口)与电源的输出端Vout以及与电源各输出端的PG信号相连,光耦VI1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图2中VI1的2号端口)接输出GN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61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