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月季鲜花种植大棚的水肥一体化回收循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53610.8 | 申请日: | 201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8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董春富;胡颖;张军云;刘春;钱遵姚;胡丽琴;张茜;毕立坤;赵晓丹;杨文丽;杨强;许艺瀛;简树棚;沐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B01D36/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于洪;陈左 |
| 地址: | 6527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月季 鲜花 种植 大棚 水肥 一体化 回收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月季鲜花种植大棚的水肥一体化回收循环系统,属于水肥回收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结构新颖、实用,种植月季后,滴灌管网向基质上滴灌水肥,多余的水肥或从种植槽上边沿处流到回流槽中,或者从排水孔流到回流槽中,之后通过回流槽出水口进入多级离心泵,经离心得到的液体进入反冲洗过滤器进行分离,清水部分含有水和肥,重新进入滴灌管网进行再利用,而渣水部分进入渣水池进行再处理后外排,从而实现水肥一体化回收循环利用;通过该系统,土地利用率提高20~30%,肥料利用率达到65~70%,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肥回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月季鲜花种植大棚的水肥一体化回收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月季(Rosahybrida)为蔷薇科蔷薇属木本植物,是世界第一大切花品种。月季鲜切花生产从最初的露地栽培逐渐演变为设施集约化高效生产,在保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高产是世界各国生产者追求的最大、最高目标。
传统地栽墒面宽度为90-100cm,沟宽60cm,墒高60cm,施肥后肥料不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土地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都不高,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水肥回收系统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月季鲜花种植大棚的水肥一体化回收循环系统,通过该系统,土地利用率提高20~30%,肥料利用率达到65~70%,易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月季鲜花种植大棚的水肥一体化回收循环系统,包括底台和种植槽,在底台上设有种植槽,底台的台面沿着长度方向向一端倾斜;在底台台面的四周安装有回流槽;
种植槽底部开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底台台面位置最低的这一端;
在种植槽上设有滴灌管网;
回流槽位于底台台面位置最低的这一端设有回流槽出水口,回流槽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多级离心泵的进水口相连,多级离心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反冲洗过滤器的进水口相连;反冲洗过滤器的清水出口通过管道与滴灌管网的进水口相连;反冲洗过滤器的渣水出口通过管道与渣水池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底台长度为35m,倾斜角度为1°。
进一步,优选的是,种植槽长度35米,宽40cm,高40cm.
进一步,优选的是,回流槽的深度为1-1.5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月季鲜花种植大棚的水肥一体化回收循环系统,该系统结构新颖、实用,种植月季后,滴灌管网向基质上滴灌水肥,多余的水肥或从种植槽上边沿处流到回流槽中,或者从排水孔流到回流槽中,之后通过回流槽出水口进入多级离心泵,经离心得到的液体进入反冲洗过滤器进行分离,清水部分含有水和肥,重新进入滴灌管网进行再利用,而渣水部分进入渣水池进行再处理后外排,从而实现水肥一体化回收循环利用;通过该系统,土地利用率提高20~30%,肥料利用率达到65~70%,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月季鲜花种植大棚的水肥一体化回收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种植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台和回流槽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玉溪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玉溪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3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