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泡陶瓷保温板面层甩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3000.8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2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军;田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隆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04 | 分类号: | B28B1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樊钰 |
地址: | 242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陶瓷 保温 面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泡陶瓷保温板面层甩釉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上设有盖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有甩釉的旋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还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位于旋转头的旋转轴两侧,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设置在旋转头的旋转中心上方且沿旋转头外圆周切线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隔板水平设置且设置在旋转头的旋转中心下方。本实用新型一方面不会影响釉料甩出后正常的运动轨迹使发泡陶瓷保温板坯层的面层上得到很好的施釉效果,另一方面防止釉料回落及粘附在盖体上的釉料滴落对发泡陶瓷保温板坯层面层上的釉面造成污染,保证釉面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泡陶瓷保温板面层甩釉装置。
背景技术
发泡陶瓷保温板是以陶土尾矿,陶瓷碎片,河道淤泥等作为主要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发泡技术经高温焙烧而成的高气孔率的闭孔陶瓷材料。陶瓷保温板在生产过程中,甩釉工艺是一种新兴的施釉方法,比传统施釉方法有许多优点。但是,甩釉过程中,由于釉料受离心作用向四周甩出会导致部分釉料溅射并粘附在顶盖上,当釉料积聚过多时便会形成大液滴滴落到陶瓷保温板坯层上影响釉面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发泡陶瓷保温板面层甩釉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发泡陶瓷保温板面层甩釉装置,包括底部水平设置的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顶部且与第一壳体连通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水平方向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竖直方向上的开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上设有盖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有甩釉的旋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还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位于旋转头的旋转轴两侧,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设置在旋转头的旋转中心上方且沿旋转头外圆周切线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隔板水平设置且设置在旋转头的旋转中心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板与旋转头的最下沿同处于一个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板朝向旋转头的一端设有侧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向旋转头的延长线为旋转头的圆周切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回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与盖体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不会影响釉料甩出后正常的运动轨迹使发泡陶瓷保温板坯层的面层上得到很好的施釉效果,另一方面防止釉料回落及粘附在盖体上的釉料滴落对发泡陶瓷保温板坯层面层上的釉面造成污染,保证釉面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甩釉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头甩釉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在第二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隆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隆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3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五金件加工用的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干挂石材与多媒体窗的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