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蓝光透照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2761.1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2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金安娜;陆军;茅冬铃;姜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门中科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G01N1/34;G01N1/38;G01V8/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透照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蓝光透照仪,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通过转轴铰接,上盖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底座内的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还与底座一侧的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箱连接底座和上盖之间的转轴;底座内设有蓝光发生装置底座表面设有透光切胶台,上盖上设有可视窗,可视窗上设有橙色滤光板。本实用新型安装了红外传感器,能够自动控制上盖开合,方便操作人员使用,且具有延时功能,实用性高。同时蓝光发生装置能同时伴着上盖的开合而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蓝光透照仪。
背景技术
蓝光切胶仪是用于核酸、蛋白质电泳凝胶样品的观察、切胶处理,进而对其分离纯化做定性分析,广泛用于分子量计算、密度计算、密度扫描、密度定量、PCR定量等生物工程常规研究。
目前,普通的蓝光切胶仪的上盖都需要人工开合,自动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上盖可以自动开合的新型蓝光透照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新型蓝光透照仪,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和上盖通过转轴铰接,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底座内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底座一侧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箱连接底座和上盖之间的转轴;所述底座内设有蓝光发生装置,所述底座表面设有透光切胶台,所述上盖上设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上设有橙色滤光板。
优选的,所述透光切胶台内设有用于放置被测物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具有控制上盖延时关闭的延时单元。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与底座内蓝光发生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安装了红外传感器,能够自动控制上盖开合,方便操作人员使用,且具有延时功能,实用性高。同时蓝光发生装置能同时伴着上盖的开合而开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上盖,3、转轴,4、红外传感器,5、控制器,6、驱动电机,7、减速箱,8、蓝光发生装置,9、透光切胶台,10、可视窗,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新型蓝光透照仪,包括底座1和上盖2,底座1和上盖2通过转轴3铰接。底座1内设有蓝光发生装置8,控制器5还与底座1内蓝光发生装置8连接。底座1表面设有透光切胶台9,透光切胶台9内设有用于放置被测物的凹槽11。上盖2上设有可视窗10,可视窗10上设有橙色滤光板。上盖2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4,红外传感器4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底座1内的控制器5连接,控制器5还与底座1一侧的驱动电机6连接,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减速箱7连接底座1和上盖2之间的转轴3。控制器5还具有控制上盖2延时关闭的延时单元。
蓝光发生装置8可以由LED灯或LED灯板直接发出蓝光透射到透光切胶台9上,也可以在蓝光发光源处采用光学元件提高发光均匀度,还可以在透光切胶台9下部设置一层蓝色亚克力板,以起到增强蓝光作用。上盖2上可视窗10内的橙色滤光板防止蓝光损害工作人员的眼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工作人员靠近本实用新型时,上盖2内的红外传感器4会感应到人体的红外信号,并将此信号传输给底座1内的控制器5。控制器5接收到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6得电后动作,驱动电机6带动减速箱7转动打开上盖2。同时控制器5控制底座1内的蓝光发生装置8得电后运行。工作人员将被测物放到透光切胶台9上,然后工作人员站在靠近底座1和上盖2的铰接处的一侧从上盖2内的可视窗10观察被测物,并进行切胶处理。当处理结束后,工作人员直接离开,上盖2内的红外传感器4感应不到人体的红外信号,将信号传输给底座1内的控制器5。控制器5接收到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6得电后动作,驱动电机6带动减速箱7转动盖上上盖2。同时,控制器5控制蓝光发生装置8断电。当工作人员只是暂时离开,马上又要重新工作时,控制器5内的延时单元会主动延时,使上盖2合上的时间更长些,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门中科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门中科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2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平分体式光伏逆变器的挂壁结构
- 下一篇:基于增材制造增强的铸钢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