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旋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1512.0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0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姚章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章昭;姚勃飞 |
主分类号: | A01B33/02 | 分类号: | A01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714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旋耕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旋耕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旋耕主轴,旋耕主轴上均匀间隔的设置有多组旋耕刀,旋耕主轴的两端延伸至侧板和轴承座的外侧且端部设置有端部旋刀;两个侧板上均在所述轴承座的前方设置有开沟板,开沟板的下端低于轴承座和侧板的最低点。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轴承座的下半部在旋耕机工作过程中一直位于地表以下,不会再对旋耕机的旋耕深度出现限制,在不更换较长刀具的情况下提高了旋耕深度保证了深旋效果,也不会使秸秆大量积聚,保证了旋耕机的正常行进和对土地的翻松效果,减少了旋耕机动力消耗,节能减排,利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旋耕机。
背景技术
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在农作物种植前,使用旋耕机将土地翻松、整平,这样翻松土地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并可以充分吸收空气中的养分。然而现有的旋耕机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现有旋耕机的主刀轴一般安装在轴承座上,一般轴承座的底部都会位于旋耕机主轴的下方,旋耕机只能落下至轴承座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时的高度,这就导致旋耕深度比较低,无法达到理想的翻松效果。为了提高旋耕深度,人们普遍采用增加刀长的方法,然而长度较大的旋耕刀具成本高,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扭力大,影响工作寿命;另外,现有旋耕机工作过程中,其两侧会积聚大量的秸秆,这些秸秆无法有效的及时清除,影响旋耕机的行进速度和土地旋耕翻松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旋耕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旋耕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旋耕主轴,所述旋耕主轴上均匀间隔的设置有多组旋耕刀,所述旋耕主轴的两端延伸至所述侧板和所述轴承座的外侧且端部设置有端部旋刀;两个所述侧板上均在所述轴承座的前方设置有开沟板,所述开沟板的下端低于所述轴承座和所述侧板的最低点。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下方在两个所述端部旋刀的外侧设置有端部防护板。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机架与拖拉机相连接的牵引架。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输入端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耕主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耕主轴上均匀间隔的设置有多组第一刀座,各所述旋耕刀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刀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旋耕主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二刀座,各所述端部旋刀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刀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位于旋耕主轴两端的两组端部旋刀和分别最靠近两组所述端部旋刀的旋耕刀在旋耕机行进过程中会将开沟板以及侧板上的轴承座前方的土地旋松、掏空,使开沟板经过此处时会轻松的在地面划出沟槽,之后侧板上的轴承座在开沟板划出的沟槽中经过,使轴承座的下半部在旋耕机工作过程中一直位于地表以下,不会再对旋耕机的旋耕深度出现限制,在不更换较长刀具的情况下提高了旋耕深度,保证了深旋效果。
而且,位于轴承座外侧的端部旋刀具有一定的弯幅,当秸秆在轴承座外侧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会与端部旋刀相接触,从而端部旋刀对轴承座外侧的秸秆团施加作用下,从而将秸秆打落,不会使秸秆大量积聚,保证了旋耕机的正常行进和对土地的翻松效果,并节省了旋耕机的动力消耗,节能减排,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旋耕机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章昭;姚勃飞,未经姚章昭;姚勃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1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壳体加工用的工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用生物养殖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