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掌子面爆破后除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50948.8 | 申请日: | 201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8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苗苗;史育峰;姚崇凯;钟宇健;李承翰;谢远;陆钰铨;杜可;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E21F5/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掌子面 爆破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掌子面爆破后除尘装置,包括履带、转向装置、承载底盘,位于承载底盘上端的喷淋降尘装置、电源装置和过滤吸附装置。在喷淋降尘装置内部设置水箱、电动水泵和电动水杆,电动水杆上半部分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和弹簧管的配合调节角度,控制除尘高度和范围,从而达到快速有效地降尘除尘,减少人体的吸入;通过调控过滤吸附装置来过滤空气;通过履带使整个装置可以在崎岖杂乱的隧道掌子面附近地面上方快速便捷的移动;通过转向装置可以实现除尘装置循环旋转,覆盖整个掌子面附近施工空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功能多样,安全实用,使用性能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掌子面爆破后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隧道内进行钻爆法施工掘进时,隧道掌子面附近空气中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氢之类的有害气体以及大量粉尘。由于隧道内空间狭小且不与外界连通,故这些气体及粉尘无法快速消散,聚集在掌子面附近,对现场施工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怎样才能快速除尘除毒,这成为行业内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若是等待爆破后风流循环带走包含有害气体的空气或者等待粉尘自然沉降,需要大量的时间,会延误工期,降低掘进效率,增加施工成本。因此需要使用爆破除尘装置对爆破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粉尘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
但是,目前的爆破除尘装置存在移动使用不便捷、降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而且多为人工手动洒水,这种除尘方式因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使得除尘效果较差,给操作人员健康带来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爆破除尘装置移动使用不便捷、降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掌子面爆破后除尘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隧道掌子面爆破后除尘装置,包括:
承载底盘,承载底盘下表面设置有转向装置;承载底盘上自下而上依次承载有喷淋降尘装置、电源装置和过滤吸附装置;
转向装置,转向装置下方设置有履带;
喷淋降尘装置,喷淋降尘装置包括喷淋箱体,喷淋箱体内设置有水箱,水箱与喷淋箱体之间沿周向均匀布置有入口与水箱相连通的若干电动水泵,每个电动水泵的出口均连接喷淋单元;
过滤吸附装置,过滤吸附装置包括过滤箱体,过滤箱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过滤箱体内设置有电动风机和过滤单元,通过在电动风机的驱动下对空气进行过滤;
电源装置,电源装置用于为转向装置、电动水泵、电动风机以及履带进行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喷淋单元包括电动水杆,电动水杆设置于电动水泵出口,电动水杆出口转动连接有高压雾化喷头。
喷淋单元包括电动水杆,电动水杆包括固定设置于电动水泵出口的第一水杆,第一水杆出口通过伺服电机连接有第二水杆,伺服电机远离箱体的一侧连接有弹簧管,弹簧管另一侧连接在第二水杆上,通过扭转伺服电机压缩或释放弹簧管,从而牵动第二水杆沿竖直平面转动,第二水杆出口转动连接有高压雾化喷头。
喷淋降尘装置的侧面上方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处设置有与水箱内部相连通的连接管;水箱上表面设有排气孔;水箱内装有除尘液。
喷淋箱体上方设置有第一承载隔板,承载底盘的上表面和第一承载隔板的下表面均设置有防水层。
电源装置包括电源箱体,电源箱体内部安装有可储式电源,电源箱体上方设置有第二承载隔板,第二承载隔板上表面一侧设置有可储式电源充电口。
电源箱体上开设有凹槽,电动水杆放置于凹槽内。
电动风机为两个,过滤单元设置于两个电动风机之间,每个电动风机侧面设置有电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0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