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学校的智能安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50514.8 | 申请日: | 201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6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席一;管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7C9/27 | 分类号: | G07C9/27;G07C9/25;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 地址: | 400065 重庆市南岸***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学校 智能 安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学校的智能安全系统,包括装置模块、监测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处理器和校园安全服务器,监测模块与装置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无线接收模块与监测模块通过无线连接,处理器连接无线接收模块,校园安全服务器连接处理器,校园安全服务器连接监测模块,装置模块包括无线发射模块和信息模块,信息模块与无线发射模块连接,无线发射模块与监测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属于学校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学校可以实时监测学生在校园内各个场所的情况,且可以解决家长、学校的信息沟通问题,保证学生出入安全及有效管理学生的用于学校的智能安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学校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学校的智能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平安校园”、“数字校园”建设相继展开,安防产品在校园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几乎包括了安防所有方面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了科学、有效,且节约人力物力的技术防护作为保护校园安全的重要手段,而部分城市更对此做出了强制性的规定,以保障校园安全。在宏观上,作为社会安全的一部分,学校安全直接涉及整个社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幸福,由孩子意外伤害导致的家庭悲剧不胜枚举,建设和谐校园也相应地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观上,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安全事故不仅会使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而且会危及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会产生持久的消极影响。近几年,校园暴力,凶杀,火灾或者其他意外事件频频发生,牵动着家长和社会的神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学校的智能安全系统,学校可以实时监测学生在校园内各个场所的情况,且可以解决家长、学校的信息沟通问题,为保证学生出入安全及管理学生提供一种有效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学校的智能安全系统,包括装置模块、监测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处理器和校园安全服务器,所述监测模块与装置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监测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所述处理器连接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校园安全服务器连接处理器,所述校园安全服务器连接监测模块,所述装置模块包括无线发射模块和信息模块,所述信息模块与无线发射模块连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与监测模块通过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模块包括信息监测装置和面容识别模块,所述信息监测装置与无线发射模块通过无线连接,所述面容识别模块与信息监测装置连接,面容识别模块进一步对校园内的人员进行身份确认,保证校园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模块为若干个,装置模块为学生和校园内工作人员的信息识别卡,方便检测模块实时监测和识别持有装置模块的人员是否是本人,加强校园的安全和身份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校园安全服务器还连接家长移动终端,解决家长和学校的信息沟通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校园安全服务器还连接教育局服务器,保证教育局对校园智能安全系统的监督。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学校的智能安全系统,通过装置模块,对学生和学校工作人员进行身份识别,通过监测模块对学生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学生的安全,杜绝外部非法人员进入校园,避免悲剧的发生;通过校园服务器对整个校园进行实时安全监测,通过连接家长移动终端解决解决家长、学校的信息沟通问题,实现保证学生的出入安全以及学生的有效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学校的智能安全系统的原理图。
其中,1、装置模块,2、监测模块,3、无线接收模块,4、处理器,5、校园安全服务器,6、无线发射模块7、信息模块,8、信息监测装置,9、面容识别模块,10、家长移动终端,11、教育局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未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0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