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式的医用普通头皮针防刺处理针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0413.0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4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汤红日;李玉洁;何小飞;蒙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创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8 | 代理人: | 刘创先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折叠式 医用 普通 头皮 针防刺 处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叠式的医用普通头皮针防刺处理针套,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套盖和套体,套盖和套体通过转轴连接,套体内侧设有多个固定物,套体内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联通,呈头皮针状,套盖内侧设有多个固定凹槽,使用全过程中,可以避免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能够吸收针头中的剩余液体,还有利于头针头的安全、便捷地做医疗废弃物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折叠式的医用普通头皮针防刺处理针套。
背景技术
医用一次性使用头皮针按针头直径可分为有0.55、0.6、0.7、0.8等多种型号,普通头皮针主要由针管、针柄、保护套、软管、针座和封盖组成,是静脉输液、采血等医疗途径中使用最广泛、最常见的工具。现在普通头皮针的针套为一个两端开口的纤细的塑料软管,静脉输液或采血时都拔掉、丢弃,输液或采血完毕拔出头皮针在做医疗废弃物处理时、针尖无保护且软管曲卷软管具有一定弹性,医疗人员用徒手处理采血头皮针或处理静脉输液头皮针时极容易发生针刺伤或针划伤,严重时直接造成交叉感染。
相关数据显示:针刺伤是当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重职业危险因素之一,在我国,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工龄≤5年的低年资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最高,实习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困难,提供一种新型折叠式、防刺伤的医用普通头皮针防刺处理针套。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折叠式的医用普通头皮针防刺处理针套,包括套盖和套体,所述套盖和套体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套体内侧设有多个固定物,所述套体内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联通,呈头皮针状,所述套盖内侧设有多个固定凹槽。
进一步,所述固定物呈凸起圆柱状,所述固定物为4个或6个,所述固定凹槽与固定物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固定凹槽直径略小于固定物,所述固定凹槽有一定弹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内放置有棉花消毒物品。
进一步,所述套盖和套体在远离转轴的一侧中间处均为弧形镂空状。
进一步,所述针套外侧面具有颗粒状、凸起设计。
进一步,所述第二凹槽为双翼设计,可放置不同类型的普通医用头皮针,底部设计有针管轨道。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种新型折叠式的医用普通头皮针防刺处理针套在头皮针使用全过程中,可以避免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能够吸收针头中的剩余液体,还有利于头针头的安全、便捷地做医疗废弃物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的医用普通头皮针防刺处理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的医用普通头皮针防刺处理针套的外侧面图。
图中,套盖1,套体2,固定物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固定凹槽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一种新型折叠式的医用普通头皮针防刺处理针套,包括套盖1和套体2,所述套盖1和套体2通过转轴连接,开合方式类似书本开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0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履带底盘的调节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壤污染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