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透气性的蓄电池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0192.7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6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邵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12;H01M2/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许可唯;徐策 |
地址: | 31531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性 蓄电池 外壳 | ||
一种高透气性的蓄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壳体上端开口处盖设有顶盖,顶盖的一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极柱孔,极柱孔上固定套设有连接头,顶盖的另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胶帽孔,安装槽内还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安装槽上端盖设有封盖,封盖下端开设有若干个与胶帽孔一一对应的密封槽,封盖下端还设有两个通气槽,封盖前后两侧面上各开设有一个通气口,通气槽和通气口之间还设有一个连接通道,通气槽通过连接通道与外界的空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上设有通气孔,封盖上开设有通气槽、通气口以及连接通道,使得蓄电池内部空气可以与外部空气相连通,可以有效避免因内外气压差导致的蓄电池零部件变形和受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外壳。
背景技术
蓄电池(Storage Battery)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目前市面上的蓄电池外壳都是将用于填充电解液的胶帽孔封起来以免电解液泄露同时再在胶帽孔的上侧盖设一个封盖,但这也导致了蓄电池外壳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很难连通,这便可能出现内外的气压差,从而便会致使蓄电池外壳变形甚至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蓄电池外壳内外空气不连通从而可能导致蓄电池外壳变形受损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电解液泄露的同时满足内外空气连通的蓄电池外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透气性的蓄电池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开口处盖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一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极柱孔,所述极柱孔上固定套设有连接头,所述顶盖的另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胶帽孔,所述安装槽内还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安装槽上端盖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下端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的胶帽孔一一对应的密封槽,所述封盖下端还设有两个通气槽,所述封盖前后两侧面上各开设有一个通气口,所述通气槽和通气口之间还设有一个连接通道,所述通气槽通过所述的连接通道与外界的空气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通气槽内嵌设有过滤垫。
进一步,所述顶盖上端开设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内可旋转设有把手,所述把手槽内前后对称设有两个固定环,所述把手两侧臂上都内向凸设有固定柱,所述把手通过固定柱和固定环的卡接可旋转连接在所述的把手槽内。
进一步,所述安装槽内还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封盖下端凸设有若干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接在所述的连接孔内。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一隔板,所述顶盖下端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的第一隔板一一对应的第二个隔板。
进一步,所述每个第一隔板的两侧都设有若干个限位板,所述顶盖下端的内侧周向上和每个第二隔板的两侧都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筋,所述位于顶盖下端的内侧周向上的第一限位筋抵接在所述的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位于第二隔板的两侧的第一限位筋抵接在所述的第一隔板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至少一个密封槽内周向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二限位筋抵接在所述的胶帽孔内。
进一步,所述壳体其中两个侧面的下端各向外凸设有一个支撑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邵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邵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0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EMI的VDMOS场效应管
- 下一篇:一种伸缩式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