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上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9770.5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4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申香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1/00 | 分类号: | B65G4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严明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系统,涉及产品运输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生产作业中,一般使用液压车来回运输产品,人为作业易造成人力浪费,以及造成产品碰划伤甚至报废的现象,造成人工、重工损耗等各项成本增加的问题。所述一号主楼和二号主楼之间设置有空中运输机构,所述空中运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的上方设置有运输框架,所述运输框架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运输框架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的一侧设置有法兰盘,所述运输框架的内部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通过这种位移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益,实现其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运输是物流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现代物流活动最重要的一个功能,产品在运输到下一级生产机构的过程称为上料。
现有的生产作业中,一般使用液压车来回运输产品,人为作业易造成人力浪费,以及造成产品碰划伤甚至报废的现象,造成人工、重工损耗等各项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料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生产作业中,一般使用液压车来回运输产品,人为作业易造成人力浪费,以及造成产品碰划伤甚至报废的现象,造成人工、重工损耗等各项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料系统,包括一号主楼和二号主楼,所述一号主楼和二号主楼之间设置有空中运输机构,所述空中运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的上方设置有运输框架,所述运输框架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运输框架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的一侧设置有法兰盘,所述运输框架的内部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连接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安装有固定铆钉,且连接板通过固定铆钉与一号主楼和二号主楼墙面铆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且支撑座与连接底板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两个活动板,且两个活动板关于支撑座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两个所述活动板的上端均设置有对接端,所述对接端的内部安装有对接螺栓,所述对接螺栓的两端均安装有锁紧螺帽。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设置有转轴,且两个活动板的一端均通过转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产品运输过程中直接使用空中输送轨道的模式来替代产品地面运输,从而減少了人力搬运的需求,并避免了产品碰划伤甚至报废的风险,直接提升了效益及产值,克服了现有的生产作业中,一般使用液压车来回运输产品,人为作业易造成人力浪费,以及造成产品碰划伤甚至报废的现象,造成人工、重工损耗等各项成本增加的问题。
2、通过设置的定位机构起到对运输框架固定夹持的作用,通过转轴转动带动两个活动板的转动,从而将两个活动板移动到运输框架的外壁上,使得两个活动板上端的对接端相互对接,然后通过对接螺栓和锁紧螺帽将两个定位机构锁定,从而达到稳固安装空中运输机构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中运输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9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