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网韧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7059.6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8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学;张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国贸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王巍敏 |
地址: | 221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网 韧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网韧性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部固定安装有测量箱,工作台顶部且位于测量箱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纵向板,工作台顶部远离第一纵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纵向板,第一纵向板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快捷,通过设置第一纵向板和第一横向板,使得本装置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安全网进行测试,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使得本装置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安全网,通过设置水泵和气泵,使得本装置可以模拟安全网在使用时,所可能经历的不同环境对安全网韧性的影响,从而测试出较为准确的数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韧性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安全网韧性检测装置,属于安全网韧性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安全网由网体、边绳、系绳和筋绳构成。网体由网绳编结而成,具有菱形或方形的网目。编结物相邻两个绳结之间的距离称为网目尺寸;网体四周边缘上的网绳,称为边绳。安全网的尺寸(公称尺寸)即由边绳的尺寸而定;把安全网固定在支撑物上的绳,称为系绳。此外,凡用于增加安全网强度的绳,则统称为筋绳。安全网的材料,要求其比重小、强度高、耐磨性好、延伸率大和耐久性较强。此外还应有一定的耐气候性能,受潮受湿后其强度下降不太大。安全网以化学纤维为主要材料。同一张安全网上所有的网绳,都要采用同一材料,所有材料的湿干强力比不得低于75%。通常,多采用维纶和尼龙等合成化纤作网绳。丙纶出于性能不稳定、禁止使用。此外,只要符合国际有关规定的要求,亦可采用棉、麻、棕等植物材料作原料。不论用何种材料,每张安全平网的重量一般不宜超过15kg,并要能承受800N的冲击力。安全网是工人工作时重要的安全保障,所以对安全网进行韧性检测就极为重要,同时现有的安全网韧性检测装置结构不灵活,无法满足不同大小的安全网进行检测,同时只能在单一测试环境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单一化,使得测试结果只具有片面性,无法反应在不同环境下的测试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网韧性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纵向板和第一横向板以及水泵和气泵,解决了现有安全网韧性检测装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网韧性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固定安装有测量箱,所述工作台顶部且位于测量箱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纵向板,所述工作台顶部远离第一纵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纵向板,所述第一纵向板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纵向板内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二纵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第一丝杆与滑杆外侧均套有第一滑块,两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分别穿过第一丝杆与滑杆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横向板,所述第一纵向板与第二纵向板的顶部远离第二横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横向板,所述第一横向板与第二横向板内部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横向板与第二横向板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两根所述第二丝杆的外侧均固定套有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分别穿过第一横向板与第二横向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横向板与第二横向板顶部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底部相对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钩,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螺钉,两根所述螺钉分别位于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内部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分别和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测量箱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固定箱并固定安装有冲击块,所述工作台顶部且位于测量箱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开凿有两个连接槽,两个所述连接槽内部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顶端穿过连接槽并固定安装有冲击座,所述支撑板顶部且位于两个连接槽之间嵌有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国贸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国贸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7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热通风效果好的集成板房
- 下一篇:桌上型保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