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瓶胚生产用注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3864.1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1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曾凯;陈光耀;桂绍士一;曾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泉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袁彩君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注塑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胚生产用注塑设备,涉及生产注塑领域,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顶部安装有注塑机构,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对称设置有瓶胚下模腔,所述注塑机构的下端侧壁与安装板的上端侧壁相抵紧,所述注塑机构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推动机构,所述注塑机构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固定杆,通过电动推杆、定位板、瓶胚上模、瓶胚下模腔、安装板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瓶胚的注塑过程,保证了正常的生产工作,通过推动箱、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连接杆、固定杆、连通管、第一弹簧、顶针、安装板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瓶胚的顶出,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注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胚生产用注塑设备。
背景技术
瓶胚是一种承载器具,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大多通过注塑设备,实现对瓶胚的一体成型,传统的瓶胚生产加工过程中,注塑完成后,需要手动推动顶针实现对瓶胚的取出,这种操作方式不仅需要耗费一些人力物力,同时工作效率较为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瓶胚生产用注塑设备来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瓶胚生产用注塑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瓶胚生产用注塑设备,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顶部安装有注塑机构,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对称设置有瓶胚下模腔,所述注塑机构的下端侧壁与安装板的上端侧壁相抵紧,所述注塑机构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推动机构,所述注塑机构的外侧壁对称设置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侧壁与其对应的推动机构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内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与移动机构之间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注塑机构包括设置在框体内顶部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外侧壁与固定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下端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瓶胚上模,两个所述瓶胚上模的内侧壁均贯穿安装有注塑管,两个所述瓶胚上模的下端侧壁均与安装板的上端侧壁相抵紧。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电动推杆外侧壁上的推动箱,所述推动箱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固定杆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箱的上端侧壁与连通管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内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移动腔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移动腔的内侧壁与连通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活塞的上端侧壁固定安装有顶针。
优选的,所述移动腔、连通管、推动箱内均注射有液压油。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动推杆、定位板、瓶胚上模、瓶胚下模腔、安装板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瓶胚的注塑过程,保证了正常的生产工作;
通过推动箱、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连接杆、固定杆、连通管、第一弹簧、顶针、安装板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瓶胚的顶出,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放大图。
图中标号:1框体、2电动推杆、3安装板、4推动箱、5第一活塞、6连接杆、7固定杆、8定位板、9瓶胚上模、10注塑管、11连通管、12第一弹簧、13移动腔、14第二活塞、15顶针、16瓶胚下模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泉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泉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3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